登革出血热是登革热的一种严重临床类型,起病类似典型登革热,发热2~5天后病情突然加重,发生多器官较大量的出血和休克,出现血液浓缩,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增多,肝大。多见于青少年患者,病死率较高,1950年在泰国首先发现登革出血热,以后在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及加勒比海地区相继发生本病流行。 登革出血热临床上可分为单纯的登革出血热及较重的登革休克综合征两型。1、登革出血热:早期具有典型登革热的临床表现,常于病程的第2~5病日出现病情突然加重,表现为皮肤变冷,脉速,昏睡或烦躁,出汗,肝大,皮肤瘀点或瘀斑,束臂试验阳性等。2、登革休克综合征:患者在发生出血的基础上,其血压和脉压呈进行性下降,随即进入休克状态。早期患者的神智仍可清醒。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提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