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血流缓慢淤滞(30%):
肢体活动减少或活动受限,血流缓慢,凝血因子浓度增高,长期卧床,肌力降低,对血管壁支撑力减弱,血管受压,导致血液回流不畅而诱发。
血管壁损伤(25%):
机械损伤如长期反复静脉穿刺、置管,输注各种刺激性强的高渗性溶液。不正当的固定方法。穿刺部位未固定牢靠,造成针管的滑动。选用的导管管径太粗,刺激血管壁。穿刺部位太靠近关节处,由于关节活动造成针管与血管壁不断地摩擦而产生机械性脉管炎的发生。
血液高凝状态(20%):
手术外伤、烧伤、心肌梗死、输血、肿瘤等导致高凝可诱发。
血管壁弹性降低(12%):
如高龄、吸烟、糖尿病、肥胖、肢体水肿、心衰等也可诱发。
浅静脉血栓最常见的病因与浅静脉置管,刺激性药物,感染等造成的静脉内膜损伤有关;也可因血液淤滞常发生在曲张的浅静脉;部分病例存在抗凝血酶Ⅲ,蛋白C和蛋白S的异常;口服避孕药和妊娠也可能与血栓性浅静脉炎发病有关,但尚无确切证据,此外,某些恶性肿瘤如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胆管癌等,已证明能够释放一些促凝物质,可并发血栓性浅静脉炎,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二)发病机制
1.损伤后血栓性浅静脉炎:损伤后血栓性浅静脉炎通常发生在肢体遭受直接外伤后,沿着静脉走行的相应区域出现触痛性条索状物,因静脉损伤后皮下出血,常可见到皮下瘀斑,损伤后血栓性浅静脉炎也常发生在静脉穿刺注射的部位,多数因注射刺激性或细胞毒性药物而引起,这是目前血栓性浅静脉炎最常见的类型,经静脉腔穿刺置管本身发生血栓性浅静脉炎者较少见,临床上表现为穿刺注射部位出现红肿和疼痛,通常持续数天或数星期,有时需要数月才能完全缓解。
2.静脉曲张后血栓性浅静脉炎:血栓性浅静脉炎常发生在下肢曲张浅静脉腔内,血栓可以沿大隐静脉向上或向下蔓延,或者发生在非大隐静脉主干的曲张静脉分叉部位,除部分继发于损伤外,相当一部分常没有任何诱因,血栓性静脉炎常表现为静脉曲张部位出现有触痛的硬结,其周围常有红斑,极少数情况下,如果血栓反应蔓延至踝部静脉壁和皮肤,可能发生显著皮下出血,基于细胞周围的炎症反应和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血栓性浅静脉炎多发生在静脉淤积性溃疡附近的静脉曲张部位。
3.感染性血栓性浅静脉炎:1932年,De Takats提出手术后,注射治疗后,损伤或放疗时,以及静脉曲张中的隐匿性感染,是发生血栓性静脉炎的重要因素,血液中L型或其他非典型细菌类型可能在疾病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另一种感染性血栓性静脉炎的特殊类型是脓毒性静脉炎,脓毒性静脉炎通常发生在长期应用静脉内置管输液后,以静脉内化脓为其特点,常与脓毒败血症有关,这是一个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的并发症。
4.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1845年,Jadious首先描述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其特征为浅静脉血栓反复发生在不同的部位,但最常见在下肢,尽管大量的致病因素已经发现,但仍然没有一个确定的因素,可能与2种疾病密切相关:
(1)内脏癌的体表表现:1856年,Trousseau首先报道与癌症有关;Sproul注意到胰尾癌患者易发生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
(2)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常与血管炎有关,如多发性结节性动脉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Buerger报道,19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中,8例出现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而Shionoya随访255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中,43%发生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上肢的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除发生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外,尚见于结节性红斑,白塞病等。
5.胸壁血栓性浅静脉炎:胸壁血栓性浅静脉炎又称Mondor病,系指前胸壁,乳房,肋缘和上腹部的浅静脉有血栓形成,并继发炎症改变,Mondor病罕见,其静脉炎症通常局限在乳房上部的前侧壁部分(侧胸静脉),乳房下部越过乳房反折处,沿着肋缘和上腹部的区域(胸,上腹壁静脉),以及由乳头内下方伸展到剑突下和上腹壁范围(腹壁上静脉),其特征为局部体检发现触痛,条索样结构,拉紧皮肤或抬高上肢时更为明显,目前病因尚未明了,除上肢骤然用力而静脉受牵拉遭受损伤,构成本病发病因素外,也可能与恶性肿瘤有关,近来文献报道,Mondor病多发生在乳房手术后,长期口服避孕药,遗传性蛋白质C缺乏,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等情况时。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提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