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 皮肤性病科 > 皮肤科 > 医源性多毛症 > 病因

医源性多毛症病因

(一)发病原因

引起医源性多毛症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苯妥英钠(diphenylhydantoin)(15%):

癫痫儿童服药2~3个月后出现多毛症,初起于四肢伸面,以后发展至躯干和面部,停药后可消退,但有时持续不退,分布类型与头部外伤后所引起的多毛症相似。

可的松(15%):

接受大量和长期可的松治疗的患者可发生多毛症,以前额,颞部,面颊两侧最为显著,也可发生于背部及上肢伸面,但较轻,停药后于数个月内消退,皮质激素局部外用亦可引起多毛。

链霉素(15%):

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用链霉素治疗有发生多毛症者,多毛的式样和发生的时间与苯妥英钠同,停药后亦可消退。

青霉胺(10%):

可引起躯干和四肢的毳毛增长变粗。

补骨脂素(psoralen) (10%):

口服补骨脂素和照光治疗可引起色素沉着和多毛。

二氮嗪(氯甲苯噻嗪,diazoxide)(10%):

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使其松弛,以降低血压,且能抑制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升高血糖,常用以治疗高血压危象,也用于幼儿特发性低血糖症,或由于胰岛细胞瘤引起的严重低血糖症,50%以上的儿童可引起多毛症,但在成人中却不常见。

米诺地尔(敏乐定,minoxidil)(5%):

是作用强大的血管扩张剂,用于治疗高血压,每天服10mg以上,连服数个月,可出现多毛症,直接用于皮肤也刺激毛发生长,故认为可能与皮肤血流增多有关。

苯露丙芬(benoxaprofen) (5%):

可引起多毛和指(趾)甲生长增速。

环孢素(cyclosporin) (6%):

大部分肾移植患者接受此免疫抑制剂后发生多毛症,移植物抗宿主病用此药后也发生多毛。

(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还不清楚。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提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 王晓

    王晓

    主任医师擅长:各种过敏性、感染性、角化性及各类性病。荨
  • 李学军

    李学军

    主任医师擅长:各种皮肤病、性病的诊断治疗
  • 张弘

    张弘

    主任医师擅长:重症药疹、结缔组织病、性传播疾病方面
  • 秦宝生

    秦宝生

    主任医师擅长:皮肤科各科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诊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