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 妇产科 > 妇科 > 外阴恶性淋巴瘤 > 病因

外阴恶性淋巴瘤病因


(一)发病原因

外阴恶性淋巴瘤的发生可能与局部的感染有关,在外阴恶性淋巴瘤病人中可找到EB病毒,HIV病毒感染发生非霍奇金病淋巴瘤(NHL)的发病率较高,该病的发生与免疫抑制密切相关,某些先天性免疫缺陷常并发恶性淋巴瘤,某些细菌感染如胃幽门螺杆菌(HP)及环境因素如杀虫剂,农药的使用均可导致该病发生。

(二)发病机制

恶性淋巴瘤的瘤细胞,包括淋巴细胞,淋巴母细胞,网织细胞等多有不同程度的间变,瘤细胞呈散在或密集分布,并有核分裂象,肿瘤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

1.组织学分类

依组织细胞形态分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和霍奇金病,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组织学分类主要有Rappaport分类(1966),Lukes and Collins分类(1975),国际NHL工作分类(1981),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的临床分类(1989),但这些分类均没有包括重要的反应预后的特征如免疫表型,同时也未包括套细胞淋巴瘤和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等新类型,所以在1995年国际淋巴瘤协作组提出了新的分类系统-“修订的欧美淋巴瘤的分类”(Revised European-American Lymphoma REAL)。

2.免疫组化

白细胞共同抗原CD45均为阳性,B细胞型还表现为CD20,CD45RA,CD45RB,CD74和CD79a阳性,T细胞型大多为CD3,CD4,CD45RO阳性,CD30是霍奇金病和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诊断标志。

3.外阴恶性淋巴瘤的类型

Kaplan等总结的16例患者中有5例为网状细胞肉瘤,1例为淋巴肉瘤,如按NHL工作分类标准其中有8例为弥漫性大细胞型,Macleod等报道的14例原发性外阴恶性淋巴瘤中有13例为NHL,10例(77%)为弥漫性大细胞型,小细胞型1例,弥漫大小细胞混合型为2例,其中有6例进行了免疫分型,4例为B细胞型,Vang等将患者按“修订的欧美淋巴瘤的分类”标准重新分类,发现10例原发性外阴NHL中有7例为弥漫性大细胞型,另外,弥漫混合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滤泡大细胞型各1例,其中8例进行了免疫分型,B细胞型为6例;8例继发性外阴NHL中4例(50%)为弥漫性大细胞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滤泡型小裂细胞,小淋巴细胞型和蕈样念珠菌病各1例,在9例无期别资料的患者中有5例为弥漫性大细胞型,还有伯基特淋巴瘤,血管中心细胞淋巴瘤,淋巴浆细胞样淋巴瘤等。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提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 宋逸民

    宋逸民

    主任医师擅长:盆腔炎,不孕不育,月经失调,贫血,卵巢囊肿,腰痛
  • 史敏

    史敏

    主任医师擅长:乳腺疾病
  • 杨志宏

    杨志宏

    主任医师擅长: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畸胎瘤,腹腔镜手术
  • 赵魁

    赵魁

    主任医师擅长:乳腺癌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