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 外科 > 普外科 > 周围血管损伤 > 症状

周围血管损伤症状

1.疼痛:肢体受伤时可以产生疼痛,若合并血管损伤导致肢体缺血,可产生剧烈性疼痛.疼痛呈持续性,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重,直到肢体发生坏死后,疼痛方可被组织坏死吸收后的全身中毒症状所掩盖.疼痛主要机制是伤肢远端缺血、缺氧所致.

2.麻木、麻痹:周围神经及肌肉组织对缺血、缺氧非常敏感.当肢体发生急性严重缺血时,皮肤感觉会很快减退或消失,肌肉无力并很快出现麻痹.

3.出血、贫血及失血性休克.

4.肿胀与血肿:无论开放还是闭合性血管损伤,局部多有较大的血肿.若为开放性损伤,尚可伴有伤口难以控制的大出血.血管损伤后,肢体亦会很快肿胀起来,随着时间的拖延,如损伤没有得到处理、血液循环没有恢复,肢体肿胀会加剧.其机制是组织损伤、血液运行不畅和静脉血流受阻.

5.皮肤颜色的改变:周围血管损伤,肢体远端血运发生障碍,如静脉损伤、静脉回流受阻、血流淤滞,皮肤明显发绀,随着时间延长则发绀加重;如是动脉受损,血液循环受阻,肢体远端皮肤苍白.

6.皮温变化:由于血流中断或缓慢,皮温立即下降.但在测皮温时,必须与健侧肢体皮温相对照,如患侧皮温较健侧皮温低2℃时表示血流已经缓慢,若低于4℃,则说明患侧已经有严重的血流障碍.

7.无脉:动脉损伤后于相应动脉的远端不能触及动脉搏动.

8.搏动性血肿形成:此情况多发生在闭合性损伤中,由于受损伤的动脉血管壁的破裂,而较多的血液淤积在动脉血管周围的肌肉筋膜组织中,形成血肿,动脉管壁的裂口与血肿相通,血管和血肿都随着心脏的搏动而搏动,常可听到血流的杂音.晚期血肿可形成假性动脉瘤及动静脉瘘.有收缩期杂音和搏动者,多为搏动性血肿或假性动脉瘤,杂音为连续性者,多为动静脉瘘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提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 应瑞林

    应瑞林

    主任医师擅长:脑外普外及乳腺外科疾病的诊治;颅脑外伤及
  • 朱启忠

    朱启忠

    主任医师擅长:肝胆外科疾病及烧伤整形的治疗
  • 刘维藩

    刘维藩

    主任医师擅长:
  • 吴新民

    吴新民

    主任医师擅长:肝、胆、胰、甲状腺外科、普外科疑难危重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