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糖尿病性共济失调主要为脊髓后根及后索损害,膝腱反射消失,深感觉包括位置觉及震动觉丧失,患者步态不稳,合并膀胱张力降低,有时出现双下肢闪电样疼痛。
2.糖尿病性肌萎缩 多见于老年患者,表现为进行性肌肉萎缩,且以肢体近端肌萎缩较远端严重,呈非对称性或一侧性以骨盆带,股四头肌为主的肌肉疼痛,无力及萎缩,少数可合并肩胛带,上臂肌萎缩,病理发现脊髓前角细胞消失,多由前根及运动神经损害引起逆行性损害所致。
3.糖尿病性脊髓软化 脊髓软化的发生,主要和糖尿病引起动脉硬化有关,它使脊髓血管闭塞,缺血,严重者引起少量出血,如果脊前动脉闭塞则引起该动脉在脊髓腹侧2/3的供应区发生广泛的软化,临床上表现为截瘫,感觉缺失平面及大小便括约肌障碍等,由于脊髓后索由脊后动脉供应,脊髓后动脉侧支循环丰富,故可不受损害,而保持正常的位置觉及震动觉。
4.糖尿病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综合征 多见于有较长糖尿病史的成人,表现为上肢远端肌萎缩,可以对称分布,有明显全身“肉跳”及腱反射亢进,本病进展十分缓慢,病程长达10年之久,但肌萎缩仍较轻,故与变性病中的肌萎缩侧索硬化不同,肌电图表现为H反射消失,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延长。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提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