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全血常规,血糖,肝功能,肾功能,血氨,血气分析,尿液分析,尿中药物筛选。
1.脑电图 PVS的脑电图(EEG)改变及其诊断价值各家意见不一,早期Jennett等认为:PVS的初期应是等电位脑电图,持续数天后出现明显的电活动,甚至出现a节律,以后又有一些学者认为PVS的EEG改变是静息电位或等电位EEG,但多数学者认为,绝大部分PVS患者的脑电图显示广泛弥漫性多形性δ和θ波,而且当由清醒进入睡眠时常伴有背景活动的去同步化,有10%的患者在晚期出现正常脑电图,PVS时很少有典型的癫痫样活动,随着临床症状的好转,EEG中的δ和θ波相应减少,重新出现a节律。
2.诱发电位 体感诱发电位(SEP)是PVS最敏感和最可靠的检查方法,Hanosita指出SEP的主要表现是N13-N20的中枢传导时间(CCT)延长和N20波幅降低,Zegerl等还认为发病后一周双侧体感诱发电位消失是意识不能恢复的重要指标,Tsao等报告1例溺水所致PVS儿童SEP正常,最后意识完全恢复,说明SEP正常者预后可能良好。
3.影像学检查 CT和磁共振影像(MRI)只能证明大脑灰质和白质有弥散性多灶性病变,Chu报道6例缺氧性脑病的PVS(4个月~3年)的早期和晚期CT改变,早期CT除一般脑水肿外无特殊改变,晚期表现大脑皮质或交界区梗死(5例),基底核区低密度灶(4例),大脑后动脉区梗死(3例),当存活时间超过8个月,则出现明显脑室扩大,而且与皮质萎缩不相称,随着时间延长,脑室扩大往往越来越大,脑组织进行性萎缩,1997年De Jong报道,PET检查听母亲讲故事的患者,发现其扣带回的头部,右侧颞中回和运动前皮质的脑血流量增加,比对照组(非语言的声刺激)要高,提示即使诊断准确的植物状态,也不说明其皮质是静息的,有一份报告表明植物状态的患者可能存在某些“隐含”的识别能力,但感觉刺激的皮质反应是否提示从植物状态恢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其他辅助检查包括胸片,心电图等。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提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