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体内锌的营养状况仍较困难,目前在临床诊断中,敏感而特异的锌营养状况的评价标准仍然不充分,测定血清(浆)锌,白细胞锌,红细胞锌,发锌,尿锌及唾液锌,都曾作为锌的营养状况的评价指标,但均未形成一致意见,因为都不是十分理想的评价指标。
1.血清(浆)锌:目前临床上血清(浆)锌的测定是比较常用的指标,正常值为13.8µmol/L(11.5~22.95µmol/L),由于血清锌主要与白蛋白结合,故肝肾疾病,急慢性感染,应激状态和营养不良等均可导致锌浓度下降,此外还受环境,近期饮食含锌量的影响;急性缺锌时因组织分解增加,血锌水平仍可在正常范围内,因而测定时需排除各种干扰因素。
2.发锌:发锌可作为慢性锌缺乏的参考指标,具有采样无痛苦,样品易保存和运输,检测方法简便的优点,但受头发生长速度,环境污染,洗涤方法,采集部位的影响,故误诊率和漏诊率可高达20%~30%,因而并非是判断锌营养状况的可靠指标,且发锌的含量难以反映近期锌的动态,但因该方法简便,容易被接受,故可作为群体锌营养状况以及环境污染的检测指标,不能作为判断个体锌营养状况的可靠依据。
3.尿锌:尿锌能反映锌的代谢水平,参考值为2.3~18.4µmol/24h,但受尿量及近期膳食摄入锌的影响,有极大的个体差异,如血锌,发锌,尿锌三者同时测定,则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4.白细胞锌:白细胞锌虽为反映人体锌营养水平较灵敏的指标,但测定时需要的血量较多(至少为5ml),且操作复杂,故不是临床常用的指标。
5.碱性磷酸酶活性:因锌参与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中心的形成,故血浆碱性磷酸酶活性有助于反映锌营养状况,缺锌时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下降。
6.锌耐量试验:也有作者提出以锌耐量试验来评价锌营养状况,测定方法为空腹口服锌1mg/kg,正常人2h后血锌浓度达高峰(比空腹值高8~10µmol/L),6h后恢复至空腹水平,缺锌患者峰值低下且提前回到原有水平,但锌的吸收,利用及储存三方面因素均影响检测结果,还由于需反复抽血,故临床很少采用。
7.血浆/红细胞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近年来有人研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和红细胞MT的合成情况来评价锌的营养状况,如缺锌时,血浆和红细胞的MT水平明显降低,红细胞MT可能是补锌计划有效的监测指标,血浆MT浓度可灵敏地反映人体锌营养状况,但由于其他一些金属元素,如铜,铁等也可诱导MT合成,所以其实用价值尚待进一步研究。
8.内分泌功能测定: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等下降。
X线检查,心电图,脑电图等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提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