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梅毒病原是1905年Schaudinn和Hoffman发现的,他们从早期传染性损害中,观察到螺旋形病原体,作为梅毒病原的苍白密螺旋体,与其他致病螺旋体包括引起雅司(yaws)的苍白密螺旋体细弱亚种(T.palliaum subspecies pertenue)和品他(pinta)的品他病密螺旋体(T.carateum)等关系密切。
苍白密螺旋体是纤细螺旋形菌,宽约0.15µm,长6~50µm,通常有6~14个螺旋,两端处渐细,由于菌体过于纤细,非通常革兰染色所能见,但可由湿片暗视野镜检(见后文)或由银染或荧光素标记抗体法窥悉。
研究发现苍白密螺旋体外膜的几项特征,可能对梅毒的发病机制甚有启示,与多数细菌外膜富含蛋白的情况不同,苍白密螺旋体的外膜主要似由磷脂构成,而由表面显露的蛋白甚微,有人认为,正是由于这一特征,所以梅毒在抗体反应活跃(针对非表面显露的内部抗原)的情况下仍能发展,在外膜和肽聚糖细胞壁之间是6条轴丝,丝端互连,跨越菌体中心,它们在结构和生化上都与鞭毛相似,密螺旋体即以此而能活动。
苍白密螺旋体虽能在体外培养,但在体外长期培养尚难做到,收获极微,故培养在研究中应用有限,对临床更不实用,苍白密螺旋体能在家兔中连续传代(serial passage)而不致丧失毒力,从家兔分离到的菌株为数甚少,经深入研究,在遗传多样性上,所获甚微,所有接受研究的分离株,都对青霉素敏感,抗原性亦相似,家兔感染长期未予治疗,能对同源株产生免疫,现知苍白密螺旋体的天然宿主还只有人类,某些猴和高等类人猿。
(二)发病机制
苍白密螺旋体能钻入正常黏膜,也能由上皮表面的细微损伤处进入,在实验性家兔梅毒中,接种后30min内,淋巴系统即有螺旋体出现,此后不久血中亦可出现,人类偶有输血梅毒发生,是由于所输血液是正在梅毒潜伏期的病人提供的,由此可知,人类梅毒也是一样,从一开始就是系统性疾病,初疮出现在最初接种处,可能是由于此处有大量密螺旋体进入,在动物实验中,密螺旋体接种量与皮肤初疮出现所需时间为反相关性,现在还不知道发生感染所需的最低菌量,可能一个密螺旋体就能建立感染,繁殖速度很慢,在家兔体内的分裂时间约33h,梅毒的慢性过程和潜伏期相对甚长,可能部分也与它在人体内同样生长缓慢有关。
尚未发现苍白密螺旋体能产生任何毒素,它对宿主细胞的附着虽有特异性,但这样的附着是否会对宿主细胞构成损害则尚无所知,多数密螺旋体都在细胞间隙,也有个别密螺旋体在吞噬细胞内;但是尚无证据表明能在细胞内长期生存。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提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