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科室:骨科 骨关节科 骨外科
治疗方式:手术治疗 中医治疗 支持性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3个月
治愈率:30%
常用药品:壮骨麝香止痛膏 麝香壮骨膏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0——30000元)
(一)治疗
1.溃疡性结肠炎的常用药物及治疗方法
(1)常用药物:
①柳氮磺吡啶类: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已多年,口服4~6g/d,64%~77%患者疗效好,症状缓解后以2g/d维持,至少1年,89%的患者可保持无症状,柳氮磺吡啶用量大时疗效提高,但副作用亦增加,柳氮磺吡啶到结肠后被肠内细菌偶氮还原酶裂解为美沙拉秦(5-氨基水杨酸)和磺胺吡啶,前者为有效治疗部分,后者是引起副作用的主要因素,若仅服美沙拉秦因被上消化道吸收,无足量药物到达结肠,而难生疗效,近年研制了美沙拉秦口服新剂型如潘他沙(Pentase),Ascol,奥沙拉嗪(Olsalazine),Poly-美沙拉秦,Balsalazide等,由于不含磺胺吡啶,副作用降低,近年不少学者注意到局部给药能减少副作用,如应用柳氮磺吡啶或美沙拉秦肛栓或灌肠剂,局部药物浓度提高并维持时间较久,使疗效提高,尚有报告局部用药与全身治疗,有协同作用,可减少柳氮磺吡啶口服量,其治疗机制与抑制白三烯,前列腺素等的产生,亦可抑制氧自由基等的反应,但有皮疹,粒细胞减少,肝肾损害及胰腺炎等,其发生率与用量成正相关。
②4-氨基水杨酸(4-ASA):又称PAS,系一抗结核药,以2g溶于100ml水中,每天保留灌肠1次,治疗8周有效率达83%,Ginsberg等报道4-ASA每天分次口服4g,经12周治疗,55%患者疗效良好,4-ASA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机制尚不明。
③肾上腺皮质激素: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稳定细胞及溶酶体膜,调节免疫功能,减少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进入炎症区,能阻滞白三烯,前列腺素,血栓素等形成,降低炎症反应,而使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症状迅速改善,一般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口服泼尼松(强的松)40~60mg/d;病情重口服疗效不佳者,可静脉滴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200~300mg/d,或以琥珀酸氢化可的松100mg加入100ml液体中直肠滴注,优于保留灌肠。
糖皮质激素长期应用易生副作用,故待症状好转后应渐减量,经2~3个月停药,对溃疡性结肠炎缓解率为55.7%~88.2%,长期持续应用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并不能防止复发,近年一些新型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丁地去炎松),巯氢可的松(Tixocorto pivalate)等,无全身副作用,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优于其他皮质激素,丙酸氟替卡松(Fluticason propionate)系一口服后全身生物利用度低的含氟皮质类固醇,具有不易被吸收,大部分到达结肠的特点,以每次5mg,4次/d口服,共4周,其疗效因用量小而较泼尼松稍差,如提高用量疗效亦提高,但很少有副作用,尚有糖皮质激素泡沫剂(Foam),小剂量直肠注入与大剂量氢化可的松保留灌肠疗效相等,较灌肠方便。
④免疫抑制和免疫调节剂:当糖皮质激素治疗不佳或不能耐受其副作用时,可选用硫唑嘌呤,环磷酰胺,巯嘌呤等;近年应用甲氨蝶呤(氨甲蝶呤),环孢素-A(Cyclosporin-A)10mg/kg,有时获良好疗效,但这类药均有一定副作用,应慎用,亦有报道应用青霉胺,左旋咪唑,干扰素,7S-γ球蛋白等,有一定疗效。
⑤鱼油(Fish oil):为白三烯合成抑制剂,口服鱼油辅助治疗轻,中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可获临床改善,有报道在用糖皮质激素,柳氮磺吡啶治疗的同时,辅以口服鱼油5.4g/d,可提高疗效。
⑥甲硝唑(灭滴灵):可抑制肠内厌氧菌,减轻溃疡性结肠炎症状,另外,甲硝唑有影响白细胞趋化性及某些免疫抑制作用,对溃疡性结肠炎有一定疗效,但用量大,用时较久,易发生胃肠反应。
⑦色甘酸:能稳定肥大细胞膜,阻止脱颗粒,抑制组织胺,5-羟色胺,慢反应物质等介质释放,减轻抗原一抗体反应对肠壁损伤,200mg/次,每天3次餐前服;或600mg保留灌肠,有报道与泼尼松20mg疗效相似。
⑧抗感染药:对有并发感染者,应有针对性选用抗生素,但不宜作为常规用药,以免改变患者对柳氮磺吡啶的疗效和反应。
⑨其他药物:A.可乐定(Clonidine)有抑制肾素及一些神经介质释放作用,口服0.15~0.225mg/次,3次/d,对溃疡性结肠炎有疗效,B.钙通道阻滞药如维拉帕米(异搏定),硝苯地平(硝苯吡啶),具有止泻,止痛和抑制分泌等作用,桂利嗪50mg,每天口服4次,亦有较好疗效,C. 西咪替丁(甲氰咪胍),雷尼替丁等p受体阻滞药,通过抑制肠壁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减少溃疡性结肠炎便次等症状,D.氯喹可能减慢抗原反应,促使肠上皮细胞功能正常,可使溃疡性结肠炎症状减轻,此外,自由基清除剂奥古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5-脂氧合酶抑制剂Zileuton(A-64077),酮替芬(Ketotifen)等,均可使溃疡性结肠炎症状缓解。
(2)常用治疗方法:
①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在中医应属于“泄泻”,“肠澼”,“休息痢”等范畴,其治疗则为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相结合的“整体观念”为指导,因此,治宜攻补兼施,祛邪为主,兼顾培土扶正,以健运脾胃,利湿热为主,祛邪应清热消炎,可选用黄连,黄芩,白头翁,马齿苋,蒲公英,败酱草等;扶正健脾,利湿,可选用党参,黄芪,茯苓,山药,扁豆,苡仁,白术等,再根据患者具体症状,进行加减,有报道参苓白术散合连理汤加减,白头翁合霍朴夏苓汤加减或痛泻要方合白头翁汤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均取得较好效果。
②中药灌肠治疗:A.湿热实证者以黄芩15g,黄连10g,秦皮10g,白皮翁30g,白芍15g,白芨15g,石榴皮15g,B.脾虚夹湿证者以黄芪30g,黄连10g,黄芩10g,马齿苋30g,白芨10g,苍术50g,五倍子5g,上二方均为水煎50~100ml,待冷,每晚睡前保留灌肠1次,半个月为1个疗程,也可用锡类散,黄连素,苦参,云南白药,保留灌肠者。
亦有用中成药如结肠宁,补脾益肠丸,结肠炎丸等与西药配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良好效果。
③溃疡性结肠炎的营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营养障碍的发生率很高,因而治疗上应全面纠正营养障碍,营养治疗是根据病理与患者心理,生理基本特点,用恰当方式给恰当的营养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组织的修复,营养治疗作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支持和辅助治疗措施,近几年来逐渐引起人们重视,对重症,活动期不能进食或以饮食方式不能提供营养的病人,营养治疗具有症状缓解,机体状态改善,合成代谢增强,免疫功能改善等优点,它是治疗的手段之一,与药物,手术等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2.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
(1)皮质类固醇激素的选择与应用:对于重度左半结肠炎或广泛性结肠炎病变患者而言,给予激素治疗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这些患者大多需要住院治疗。
①未用过口服类固醇激素患者的处理:可口服泼尼松龙(强的松龙)40~60mg/d,观察7~10天,亦可直接静脉给药,静脉滴注ACTH(120U/d),疗效较氢化可的松,泼尼松龙,甲泼尼龙(甲基强的松龙)或地塞米松等药物更佳,48小时内症状可明显改善,一旦症状得到控制,即可开始递减激素的剂量,最好进行直肠镜检查监控病变活动性变化,以指导激素疗法,如果7~10天症状未缓解,则根据病情选用环孢素或手术治疗。
②使用过口服类固醇激素而疗效不佳者的治疗:静脉激素治疗列为首选,应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300mg/d(100mg,3次/d),或甲泼尼龙48mg/d(16mg,3次/d),泼尼松龙30mg,2次/d,皆可选择,剂量增加并不增加疗效,一般在48小时内症状有所改善,一旦症状得到控制,即可开始递减激素的剂量,但必须监控病变活动性变化,以指导激素疗法,在输注激素的同时,配合应用美沙拉秦并不一定更有效,但配合美沙拉秦或氢化可的松灌肠可有助于肛门症状改善。
③疗效预测指标:最近一项研究,对一些被用来进行预测性判断静脉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重度结肠炎3天疗效的指标进行了重新评估,其结果表明,这些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预测需进行结肠切除术的患者高达85%,其预测指标为24h内腹泻8次以上,或24h内虽腹泻4~5次,但C-反应蛋白>45mg/L,根据这些指标,可对患者做出进行静脉给予环孢霉素或进行结肠切除的决定。
④转归:部分病人经上述治疗无改善,怀疑有穿孔者应在72h内行结肠切除术,因为穿孔死亡率可达50%,对于中毒症状消失,出血停止,腹痛腹泻缓解,可以逐渐进食者,改口服泼尼松(同静脉注射剂量),病情稳定者应逐渐减量,对于中毒症状消失,但水样便或血性便持续存在者,可考虑再延续治疗1周或2周,不要超过2周,仍无改善者应及时行结肠切除术,有报告激素治疗7~10小时无改善者,也可考虑手术治疗或采用免疫调节剂环孢素可使1/3~2/3患者诱导缓解,至少半年内避免了结肠切除术。
⑤环孢素的应用:静脉类固醇激素使用7~10天后无效者可考虑环孢素静滴每天2~4mg/kg,由于药物免疫抑制作用,肾脏毒性及其他不良反应,应严格监测血药浓度,因此,从医院监测条件综合考虑,主张在少数医学中心使用,而且在决定是否延长内科治疗时,必须要考虑到外科治疗的有效性,以及它所产生的极好结果。
现认为环孢素静滴可作为手术前过渡的措施,国外有采用环胞素静滴4mg/kg治疗,59.8%(39/67)达到缓解,免除了病者在极度危重的情况下施行手术,但其中6例停药后复发,最后仍行手术治疗;另28例则作结肠切除,总的近期有效率为44%,目前流行的是用环孢素诱导缓解,再用一种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维持治疗,通过这种疗法,半数以上的患者可以长期避免行结肠切除术,即使在短期内避免行结肠切除术,对于一些患者也是有益的,使他们有时间考虑是选择外科手术还是别的非紧急处置的方案。
(2)肝素类药物的应用:国外报道(累计报道约1000例),通过静脉注射或皮下注射未分离的肝素进行治疗,患者临床的状况明显改善,由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明显升高,我们采用雾化吸入肝素,避免了长期注射给药带来的不方便,同时肝素进入肺内被内皮细胞摄取,逐渐释放,可延长药物t1/2,保持持续有效的血液浓度,安全,方便,效果好,因肝素的抗凝,抗血栓和抗炎作用,便血常常是首先获得缓解的症状。
应用肝素类药物要严格选择适应证,符合以下情况的可试用:①经检测(如血小板等)伴有显著高凝状态的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②激素依赖型或抵抗型顽固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③DIC早期。
(3)抗生素的应用:在静脉使用激素同时,加入抗生素并无任何治疗价值,但对有腹膜刺激征,高热,白细胞增加者推荐使用广谱抗生素,如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加甲硝唑等,抗生素在严重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直接作用不清楚,但部分病例可有助改善症状。
(4)营养支持和对症治疗:
①监测生命指征: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变化,及早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②卧床休息,适当输液,补充电解质,以防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③便血量大,血红蛋白(Hb)90g/L以下和持续出血不止者应考虑输血。
④营养不良,病情较重者可用要素饮食,病情严重者应予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
肠道外营养对溃疡性结肠炎虽无直接治疗作用,但对保持肠道完全休息,改善营养,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有益,若能耐受,早期恢复无渣饮食也很重要,目前一般倾向,对于重度结肠炎患者均常规给予完全肠道外营养疗法,也有对照性研究的结果并未证明TPN的好处,甚至反而认为由于进行了TPN疗法,可能使结肠内的肠细胞被停止供应其代谢及修复所必需的短链脂肪酸,但是,当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存在严重的营养缺陷时,TPN作为营养辅助治疗仍属必要。
⑤对症治疗:已发生巨结肠者应经鼻胃管胃肠减压,肛管也有减压作用,变换体位有助于结肠气体排出,止泻剂,镇静剂和抗胆碱药物有诱发巨结肠或肠梗阻的可能,应避免。
⑥手术治疗:如上述药物治疗疗效不佳,或合并中毒性巨结肠时,应及时内,外科会诊,确定结肠切除手术的时机与方式。
皮质激素或环孢素等内科治疗无效时,只有在短时间(1~2个月)内静脉高能营养,抓住时机作全结肠切除及回肠造口,年轻者保留直肠7~8cm,以备疾病静止后作回-直肠吻合;大于50岁者特别是病期10年以上,肠镜活检有不典型增生者宜将直肠一并切除,作永久性回肠造口,溃疡性结肠炎在切除全结肠后能痊愈。
手术应当是根治性的,保留直肠残段有炎症者可予氢化可的松灌注,缓解后用Pentasa肛栓,1g 2次/d,以后改1次/d或隔天1次,根据需要而定,炎症完全消除后作回-直肠吻合。
国外较多的外科医师目前均倾向于进行三步式手术,即首先做结肠切除术,将存留的较短的直肠残段封闭;然后建立回肠肛门贮袋(ileoanal pouch)及暂时性回肠造口术;最后关闭造瘘口。
总之,虽然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是临床上的难点,但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大部分患者可以获得缓解。
3.远端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
病变累及结肠远端30~40cm称远端溃疡性结肠炎,也称直乙状结肠炎,多有血性大便,轻中度患者一般无全身症状或轻微。
轻-中度远端结肠炎的治疗:对表现为直肠炎或远端结肠炎的患者来说,采用口服或局部作用的治疗方式一般均可奏效,其治疗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患者本身的选择(如是否愿意经口服药,是否能适应局部给药,或经济承受力如何等)。
(1)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常用的美沙拉秦制剂有:
局部作用剂:美沙拉秦肛栓或局部灌肠,方法简单实用,由于局部药物浓度高,并维持较长时间,所以疗效明显提高,而全身不良反应降低,用美沙拉秦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并与磺胺嘧啶及磺胺吡嗪进行对照,结果发现用美沙拉秦或磺胺吡嗪灌肠的患者,75%有临床和乙状结肠镜的改善,而磺胺嘧啶组反应率仅为35%,我们用美沙拉秦 4g灌肠治疗轻-中度左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例,临床及肠镜好转率为90%,组织学缓解率达80%,其疗效高于氢化可的松,灌肠的药物一般仅为20%在结肠吸收,乙酰化后从尿中排出,肛门用药的剂量较小(500mg),可2~3次/d,通常对溃疡性直肠炎的疗效较好。
美沙拉秦栓剂特有的蜡状载体方式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栓剂使用方便,每天给药数次,保证了末端结肠局部药物持续性高浓度释放,0.2~1.0g/d,治疗活动性末端结肠炎和直肠炎效果良好。
口服制剂:美沙拉秦口服后吸收良好,52%~93%从尿中排出,缺点是药物到达结肠浓度低,通过改变药物新的释放方式,即可提高美沙拉秦在结肠中的药物浓度,达到良好的治疗目的。
美沙拉嗪(Asacol)为外罩丙烯酸碱树脂(acryhc-based resin)缓慢释放形式的美沙拉秦,在pH>6时溶解,可使美沙拉秦在末端回肠及结肠中释放,此药作用好,不良反应少。
潘太沙(Pentasa)为另一缓慢释放形式的美沙拉秦胶囊,在乙基纤维素(Ethylcellulose)半透明包衣中,能根据pH及时间,在小肠或末端回肠中释放,局部或口服形式的美沙拉秦胶囊,在美国称为Mesalamine,但相同作用制剂在欧洲叫做Mesalazine。
偶氮水杨酸(Olsalazine),如用重氮键连接2个美沙拉秦分子,药物到达结肠时,需通过细菌的重氮还原酶,破坏重氮键后分解出美沙拉秦,因此该药在结肠中药物浓度高,疗效确切。
上述各种美沙拉秦制剂,以偶氮水杨酸较常使用,它同近年来欧美国家应用的偶氮水杨酸具有相同的分子结构。
轻中度远端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宜首选局部治疗方式,其优点是起效快,不用经口多次服药,至于选择何种局部治疗剂,也取决于患者本身及病变范围,对于控制活动性远端病变而言,美沙拉秦制剂至少可获得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同等的疗效,以左半结肠炎表现为主的患者,采用灌肠疗法是最佳的选择,因为药液可逆向扩散直达结肠脾曲部位,直肠泡沫剂可能比灌肠法(可达到脾曲)更易为患者所耐受,可达肛门内15~20cm,但应注意给药时局部插入硬管可能造成的损伤,使用1g 美沙拉秦是最低有效剂量,但加大剂量直到4g以内,并无明显的剂量效应的差别,肛门栓剂是治疗直肠炎的有效剂型,而且药物尚可进一步深抵直肠乙状结肠区域(肛门内10cm范围),如果患者条件允许,可选美沙拉秦栓剂,塞肛500mg,2次/d,夜间睡前1次,晨起排空大便后再用1次,大多数可在2~4周内完全缓解,经4周治疗仅获部分缓解者,可继续治疗4~6周,仍可完全缓解,少数仍不缓解者可改用美沙拉秦灌肠,如美沙拉嗪钠每晚1~4g,可使80%以上的患者病变完全缓解,尚有少数患者依然无效,应重新估计病变范围,并可考虑口服美沙拉秦制剂治疗,如奥沙拉嗪钠0.5g,3~4次/d,饭后即服,有些患者可能在口服与局部疗法联合应用下取得更好疗效,传统的柳氮磺吡啶因不良反应多,用于治疗本病时,最好采用栓剂或灌肠方法,如灌肠剂内含柳氮磺吡啶 2~4g,每晚睡前保留灌肠,持续15~30天,能使70%~80%的患者疾病缓解,不良反应减少。
(2)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应用氨基水杨酸类药物治疗4~6周后仍无疗效或对美沙拉秦不耐受或过敏者应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如氢化可的松(100mg/d)保留灌肠,每次用药不要超过3周,国外已经有多种糖皮质激素的新剂型上市,如代谢迅速的tixocortol pivalate灌肠液,效果优于传统的皮质激素,且全身不良反应很少,也可用布地奈德(Budesonide,商品名为Entocort,即盐酸丁地松灌肠剂)保留灌肠,具有极高的首过效应,因此几乎无全身作用,当应用2mg剂量时,可相当于20~30mg泼尼松(或100mg氢化可的松)的作用,反复多个疗程使用布地奈德灌肠剂治疗后并不具有抑制机体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不良作用,因此,长期使用布地奈德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其标准剂量为9mg,加大至15mg并不增加疗效,且有抑制肾上腺皮质的作用,出现晨间血浆皮质醇浓度减低,18mg的剂量不良反应增多,但仍低于全身用药,此外,另一种局部应用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泡沫剂,即直肠氢化可的松泡沫栓剂亦已用于治疗本病,直肠每次注入5ml,与氢化可的松100mg灌肠效果相同,且较灌肠方便,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从而为本病患者提供了又一种治疗方式,以上药物治疗多可使病变迅速缓解,但停药易复发,对症状严重者经口服或静脉给予可的松类药物治疗也是可取的,一旦缓解应及时减量。
4.难治性远端结肠炎的治疗
如果患者其远端活动性结肠炎经局部使用的美沙拉秦或皮质激素制剂治疗,或与口服氨基水杨酸或柳氮磺吡啶制剂配合治疗达4~6周无效的话,则这类患者应归入“难治性远端结肠炎”(refractory distal colitis),可适当延长给药时间进行进一步治疗与观察或换用其他药物进行治疗,一部分对美沙拉秦无效的直肠炎患者,却对皮质类固醇激素灌肠液产生疗效,或对皮质类固醇激素灌肠治疗无效,而对美沙拉秦制剂有效,另一值得考虑的方法,是在灌肠中联合使用美沙拉秦与皮质类固醇激素,Mulder等人报告,采用丙酸倍氯米松(又称倍克米松二丙酸盐,beclomethasondipropionate)3mg与美沙拉秦 1g联合灌肠对一些抵抗性病变产生较好疗效。
(1)是否采用环孢素(cyclosporin)灌肠目前尚有争议,以尼古丁酒石酸盐溶液进行灌肠治疗的研究结果表明,先以尼古丁碱3mg/d的剂量进行灌肠1周,然后以6mg/d的剂量灌肠3周,在对第一线疗效无效的轻-中度活动性左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有一部分获得临床改善的效果。
(2)维持治疗:国内初发型患者治疗缓解后可停药观察,而对于治疗取效缓慢,常规治疗不敏感或停止治疗几周内复发者则应维持治疗,美沙拉秦栓剂每晚1次是维持缓解最有效的方案,也有隔天甚至3~4天1次维持缓解者,54%~80%可维持缓解1年,但因灌肠维持治疗用药不方便,许多患者喜欢口服药物,也可维持缓解,柳氮磺吡啶4g/d比2g/d更有效些,但低剂量可改善患者依从性,减少副作用,一般不用巯嘌呤或硫唑嘌呤维持治疗,除非患者为对激素无效或对激素依赖。
(3)手术治疗:除非产生严重并发症或怀疑有癌变时,极少采用手术治疗。
(4)左半结肠炎和全结肠炎的治疗:炎症累及到结肠脾曲者称左半结肠炎,累及超过肝曲者称全结肠炎,因病变范围超过了局部疗法可到达的部位(如降结肠中段-脾曲),一般需采用口服药物治疗或结合局部药物治疗。
5.轻-中度患者的治疗
(1)氨基水杨酸类药物:传统疗法仍为口服较大剂量(4~6g/d)的柳氮磺吡啶,约有80%的患者均可在4周内达到临床上完全缓解或明显改善;约有半数患者则可达到内镜表现的缓解,如患者经济条件许可,或对柳氮磺吡啶治疗产生不良反应或疗效不好,则可使用美沙拉秦制剂进行治疗,也可采用口服美沙拉秦与局部性美沙拉秦制剂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其不良反应较少,而且配合局部治疗肛门症状可能缓解较快,一旦缓解,口服药应减半维持,局部治疗可中断,对高度复发危险的患者可用灌肠2次/周,配合口服药维持缓解,但尚无随机化研究的结论,与安慰剂进行对照研究表明,口服氨基水杨酸类药物超过2g/d时可更有效地控制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发作,一般认为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在3.8g/d的剂量之内,存在剂量反应性效应,进一步增加剂量疗效并不显著增加,而不良反应有可能增多,但有关量效反应的关系还需要在各种情况下进行研究的证明,奥沙拉嗪钠胶囊,巴柳氮,奥柳氮,或以Eudragit-S或乙基纤维素包裹的美沙拉嗪(Pentasa,颇得斯安)同样可达到与柳氮磺吡啶相当的疗效,但不良反应较少,特别在患者对柳氮磺吡啶过敏的情况下,则更具有优越性。
(2)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对口服氨基水杨酸盐类(合并或未合并使用局部疗法)治疗无效或某些症状复杂需及时得到控制的患者可采用口服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常用口服泼尼松治疗,剂量为20~60mg/d时,疗效与剂量呈相关性,采用剂量为60mg/d时,比40mg/d的疗效有所提高,但不良反应也相应增多,因此多采用剂量递减方案,一般先用40~60mg/d的剂量,使症状改善,然后每周递减5~10mg,直到每天为20mg为止,然后可每周递减2.5mg,但常用方案的科学性尚缺乏随机试验证明。
对口服皮质类固醇激素不能耐受或不良反应较多,可试用以下表中局部应用的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
(3)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1.5~2.5mg/kg)可用于激素治疗无效而并不急需使用激素静脉制剂的患者,或无法使用激素治疗者,但硫唑嘌呤发挥作用较慢,有时直到用药3~6个月时才能发挥较好作用,对照性药物撤除试验表明,硫唑嘌呤用于维持疗法也有效,回顾性研究表明,巯嘌呤(6-巯基嘌呤)对维持长期缓解具有重要价值。
6.重度患者的治疗
对口服泼尼松,口服氨基水杨酸盐类药物,或局部治疗无效,或出现中毒症状的重度患者,应采用静脉皮质类固醇激素输注治疗7~10天,如无效,则应考虑做作全结肠切除术或进行环孢素静脉注射疗法(1~4mg/kg),对有腹膜刺激征,高热,白细胞增加者推荐使用广谱抗生素,如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加甲硝唑等,同时应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加强营养支持和对症治疗。
7.并发症的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早期的并发症有水与电解质紊乱,大量便血,中毒性结肠扩张,败血症,肠菌群失调等,后期可发生肠瘘,肠梗阻,癌变等,重度并发症一般见于重症病人,是溃疡性结肠炎死亡的重要原因,以下是几种主要并发症的诊断处理原则。
(1)中毒性肠扩张:对该并发症应注意早期发现,病人如有腹部胀气,肠鸣音少,低钾血症,特别是当伴有全身毒性症状(如发热≥38.6℃,心率≥120次/分,白细胞增高等)或意识障碍时,要考虑到这种可能,低血钾或应用抗胆碱能或含有鸦片类止泻剂均可诱发中毒性肠扩张,在重症病人,为减少肠道负荷,通常需禁食,由于腹泻次数多,病人往往有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此时应及时给予水,电解质,特别是钾的补充,对重症溃疡性结肠炎,要慎用上述止泻药或抗胆碱能药物,以免诱发中毒性肠扩张,发生肠扩张的部位多在横结肠,因该处易有气体聚积,应密切注意观察,在腹部平片上,如肠管的横径>6cm,提示有肠扩张。
中毒性肠扩张的内科治疗措施为:①立即禁食并积极行胃肠减压,以减少肠内气体,②大量输液,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由于低钾,还可能有碱中毒,所以要大量补充钾,氯等离子,③静脉大剂量给予速效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琥珀酸盐,300mg/d,虽然皮质激素有助于减轻炎症和中毒反应,控制50%以上病人的中毒症状,但病人可能早已用过皮质激素治疗,而且大剂量的使用可增加伤口的感染率及并发败血症,所以要强调皮质激素的使用剂量问题,随时预防发生肾上腺皮质危象,④在可能有感染存在的情况下,要加用广谱抗生素,包括对厌氧菌及需氧革兰阴性菌的治疗,⑤应用静脉营养疗法,改善病人的全身营养状态,以上措施应用24~28h,如病情不见好转,及时考虑手术治疗。
(2)肠穿孔:急性发作期重症病人,有腹痛伴有明显腹壁压痛,肌紧张和反跳痛时,要考虑此种可能性,腹部平片显示膈下游离气体或诊断性穿刺抽出脓性液体时,可以肯定诊断,重症病人禁忌进行详细地肠镜或钡灌肠检查,以免诱发穿孔,肠穿孔发生后,一般应予手术处理。
(3)大量出血:大量出血的标准为心率增快(≥120次/分),伴有血压下降(≤90/60mmHg),此时,应积极补充血容量,输液,输血,维持有效循环血量,一般24~48h输血1200~1600ml,而病人仍有持续活动出血时,应考虑外科手术止血。
(4)息肉:炎性息肉一般不需切除,除非肉眼观察不能与真的腺瘤相区别时,腺瘤性息肉一旦肯定,即应在进行结肠镜检查时摘除,对于患结肠炎的病人来说,腺瘤同结肠癌的关系尤为重要,必须审慎地注意这些病人的结肠有无其他腺瘤或癌的存在。
(5)大肠癌:重症或全结肠炎病人,尤其病程10年以上,内镜多次随访活检证实不典型增生时,应行预防性结肠切除术治疗,这一方法似乎是根治的方法,也适用于病变较为广泛的年轻病人,因为这种病人如不进行手术治疗的话,则将进行长期内镜监测,但是,病人往往不愿意接受这种手术治疗,尤其是对结肠炎症状较轻或药物治疗不良反应较小者来说更是这样,有学者认为,重度不典型增生者,约1/3~2/3病例已有侵袭性癌,应及时作全结肠切除;轻度不典型增生者约10%有癌,也可作结肠切除;可疑不典型增生者,则不到3%有癌,应每3~6个月复查肠镜并作多部位活检;不伴有不典型增生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者每年也应复查肠镜一次,如临床怀疑癌症,尽管肠镜反复活检阴性,仍应立即进行结肠切除术。
8.老年人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
老年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特点,要注意维持营养平衡,治疗老年人溃疡性结肠炎与一般的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相似,治疗方面和年轻人大致相同,用泼尼松和柳氮磺吡啶维持治疗,尽量应用新型美沙拉秦制剂,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用药剂量应根据老年人体重及病情严重情况而定,一般泼尼松每天20~40mg,美沙拉秦 1~4g/d,维持剂量推荐为1~2g/d;柳氮磺吡啶每次1g,2次/d,柳氮磺吡啶的维持剂量推荐为1~2g/d,糖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并非老年人的禁忌证,但应用时应慎重,尽量避免其副作用,应注意老年人常见的伴发病如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骨质疏松症等,老年人应用磺胺类可产生抑郁症,应用糖皮质激素易致骨折,老年人溃疡性结肠炎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率高,Woolrich研究发现老年人溃疡性结肠炎需口服泼尼松者为58%,静脉注射者为30%,而青年人口服泼尼松为29%,静脉注射的为11%,Zimmerman也认为老年患者需要糖皮质激素治疗,切记皮质激素的应用更容易诱发一些老年性并发症,如心力衰竭,高血压,糖尿病或骨质疏松症,所以,对老年病人如病情许可不长期应用激素,否则会带来不良后果,由于病人病情比较凶险,故施行紧急手术后的死亡率可高达50%,有时肠穿孔并发症比较隐蔽而不易被发现。
9.儿童溃疡性结肠炎治疗
治疗目的是控制胃肠道症状,缓解肠外症状(如关节痛和关节不适等),使患儿恢复最佳营养状态(生长线,体重增加),改善患儿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如成人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一样,强调应根据患儿疾病严重性,肠道病变部位,范围以及肠外并发症而制订方案,治疗上包括一般治疗(一般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合理饮食,补充铁剂,锌,纠正水电解质酸碱紊乱,加强支持疗法及对症处理等),药物和外科手术治疗。
(1)药物治疗:对轻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患儿,通常口服柳氮磺吡啶或美沙拉秦有效,也可以应用皮质激素或美沙拉秦夜间灌肠治疗,提倡使用皮质激素泡沫栓剂,因其使用方便,无直肠扩张感觉,柳氮磺吡啶可从小剂量25mg/(kg·d)开始,逐渐递增量,这样可减少SAPS的副作用,最初柳氮磺吡啶剂量为25~40mg/(kg·d),如需要,可增加到50~70mg/(kg·d),对柳氮磺吡啶治疗无反应或过敏者,可用美沙拉秦治疗,在患儿中使用柳氮磺吡啶的不良反应有:头痛,胃肠不适(尤其是恶心),过敏反应包括皮疹,溶血性贫血,肝脏毒性反应,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症,甚至可使血性腹泻加重,中医中药对溃疡性结肠炎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且无不良反应,有人用新鲜白萝卜汁80~100ml保留灌肠,1次/d,对轻型幼小病儿疗效较好,菊花浸出液400ml,乙状结肠内滴注2h以上,10天为1个疗程,总有效率为90%。
中重度的溃疡性结肠炎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口服或静脉给药,其缓解率依疾病严重程度不同,一般重型约56%可获缓解,而轻型最少有92%得到缓解,对腹部痉挛严重,腹泻血便较多,贫血及低蛋白血症的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儿,可口服泼尼松或静脉给予甲泼尼龙可氢化可的松,剂量为1.0~2.0mg/(kg·d),为减少胃肠道运动,限制饮食摄入,给予静脉高营养,同时给予白蛋白1g/(kg·d)及新鲜血液,以及纠正水,电解质(钾,钙,镁),酸碱平衡紊乱,皮质激素治疗虽然可使病情得到暂时缓解,以减轻临床症状,但可致肠穿孔,感染,骨质疏松,生长发育停滞等不良反应,为了避免这一不良反应,可使用激素隔天治疗方案,有关皮质激素的维持治疗,宜在腹部痉挛性疼痛缓解及血便消失后再逐渐减量,每1~2周减量2.5~5mg,有人推荐隔天计划逐步减量,泼尼松40~50mg隔天1次,单剂量早上顿服,可维持疾病的缓解,不影响生长发育,新型的皮质激素制剂(如Budesonide)具有首次迅速通过肝脏的作用,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基本无抑制作用,对减少激素引起儿童生长停滞是有益的。
对70%有激素依赖或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患儿,可以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一般硫唑嘌呤2mg/(kg·d)或巯嘌呤剂量为1.0~1.5mg/(kg·d),环孢素(Cyclosporine)对严重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患儿无论口服或肠外给药,60%~70%患儿可在用药7~10天后症状改善,其副作用发生率低,但复发率高,本药的不良反应有高血压,震颤,多毛症以及癫痫样发作。
需要注意的是,溃疡性结肠炎患儿因抵抗力下降,使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等有时易合并感染,Cryboski记录到炎症性肠病加重恶化的患儿中,难辨梭状芽孢菌毒素频数较预期的高16%,口服万古霉素或甲硝唑25~30mg/(kg·d),3~6天内出现临床反应,7~10天毒素消失,许多儿科胃肠病专家推荐中度-重度炎症性肠病患儿用万古霉素0.5~2.0g/d,治疗10~14天,或用甲硝唑20mg/(kg·d)(最大1.5g/d)。
(2)手术治疗:儿童溃疡性结肠炎外科治疗应及时,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其手术适应证包括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顽固性体重减轻,中毒性巨结肠,出血,穿孔等,有研究表明,泼尼松的持续用量达到每天10mg就会影响生长,因此,儿童期病人急性症状一旦控制后,皮质激素效果不好,从儿童生长发育这一点考虑应采取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一期全结肠,直肠切除术,但这种手术创伤大,近年来采用直肠黏膜剥脱加全结肠切除术,再行回肠肛管吻合,在吻合口方(相当于盆腔位置)建立回肠贮粪袋,此种手术方式对促进排便反射的建立和恢复排便的自控功能是一种理想的方法,二期为结肠切除术,适用于极度衰竭或严重中毒的患儿,先行回肠造瘘术,待病情稳定好转后再行其他手术,婴幼儿仅作部分性结肠病变的切除,为改良的Soave手术,有直肠或乙状结肠以上结肠严重病变时,通常适宜作全结肠切除及回肠直肠吻合术。
10.孕妇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
孕妇炎症性肠病的治疗与一般成人相似,孕期可应用糖皮质激素,柳氮磺吡啶,5-SAS等治疗。
柳氮磺吡啶的应用对母婴来说一般是安全的,有人担心磺胺药物会通过胎盘屏障和非结合性胆红素竞争性地与白蛋白结合,从而使新生儿黄疸的发病率增加,然而研究表明,磺胺吡啶与胆红素在白蛋白上的结合位点不同,只有当血液中出现高浓度的磺胺吡啶时才能妨碍胆红素与白蛋白的结合,因此,治疗剂量的磺胺吡啶及5-SAS尚属安全,但有可能影响到叶酸的吸收,所以用药期间同时应补充适量叶酸,每次1mg,2次/d,糖皮质激素一般也可以安全应用于孕期及泌乳期,当出现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时,也可应用免疫抑制剂,应用硫唑嘌呤及巯嘌呤后可导致胎儿体重减轻,但新生儿一般是健康的,应用免疫抑制剂时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虽然未见硫唑嘌呤对胎儿有任何不良反应的报道,但这类免疫抑制剂有可能致胎儿畸变,故在妊娠期不主张应用。
抗生素中,已知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及头孢菌素在孕期使用是安全的,万古霉素也未见对胎儿有毒性的报道,动物实验表明,甲硝唑有致癌与致畸作用,该药可通过胎盘,并可进入乳汁,曾有报道在患阿米巴病孕妇的头3个月孕期中,用甲硝唑治疗后婴儿发生颅面异常,因此,怀孕及哺乳期妇女最好避免使用该药。
溃疡性结肠炎的外科适应证同样适用于孕妇,但手术会给孕妇及胎儿带来危险性,并增加术后并发症,因此,在疾病的活动期应避孕。
因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病,故其症状缓解不是疗效的惟一指标,必须经乙状结肠镜和X线检查,方可判定疗效。
(1)一般治疗:急性发作期和严重病例应卧床休息,一般病例也应注意劳逸结合,病人若出现神经过敏,情绪紧张,可应用氯氮卓(利眠宁),苯巴比妥(鲁米那),地西泮(安定)等,饮食以柔软易消化,富于营养,有足够热量为原则,宜少食多餐,并补充各种维生素,对急性发作期和暴发型病例,应给无渣半流质饮食,避免冷饮,水果,多纤维素的蔬菜及其他刺激性食物,要忌食牛奶和乳制品。
(2)对症治疗:对腹痛和腹泻病人,可用阿托品,溴丙胺太林(普鲁本辛),山莨菪碱等,应用时必须谨慎,因大剂量可引起急性结肠扩张,除严重腹泻外,可小心使用抗蠕动药,如复方苯乙呱啶,尽量不用麻醉剂,对贫血病人,可少量多次输血,补充铁剂,口服不能耐受时可肌注右旋糖酐铁,急性发作病人常有严重水,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血钾,应予纠正,腹泻严重时结肠黏膜吸收钠,但也分泌出等量的钾随粪便排出,可导致严重低血钾,故应根据血钾水平予以纠正,当病变长期活动,表现消瘦或病情严重,伴低蛋白血症,毒血症,肠梗阻,肠瘘或在手术前后以及有大面积肠切除所致的短肠综合征时,可通过静脉给予高营养。
(3)全身治疗:糖皮质激素及柳氮磺吡啶,是目前控制本病症状的最有效药物,且有时可迅速缓解关节症状。
①糖皮质激素:ACTH和氢化可的松是诱导缓解症状的有效药物,适用于严重病例,ACTH每天20~40U,加于5%葡萄糖溶液500ml静滴,约8h滴完,或用乳剂80~100U皮下注射,氢化可的松每天100~300mg,加于5%葡萄糖溶液500ml缓解静滴,也可口服泼尼松或泼尼松龙每天20~80mg,取得理想疗效以后,剂量可逐渐减少或改用泼尼松等口服药物维持,然后根据病情于1~3个月之内逐渐减量以至停药。
为了避免全身应用激素引起的副作用,对病变局限于直肠和乙状结肠者,可局部给药,通常用琥珀酸钠氢化可的松100mg或泼尼松龙25mg,加于100ml生理盐水中,缓慢滴入直肠,每晚一次,或保留灌肛,1~2次/d。
②抗感染药:首选柳氮磺吡啶,此药可减少与减轻本病的发作,发作期每天4~6g,分4次口服,如用药数周后病情好转,可减为每天3~4g,连续用药1~2个月,病情缓解后改为每天2g,持续服药1年,本药的副作用有恶心,呕吐,头痛,偶可引起粒细胞减少和皮疹。
③免疫抑制剂:对柳氮磺吡啶过敏或治疗效果不满意者,可改用甲氨蝶呤或硫唑嘌呤,也可用氯喹或羟氯喹等治疗。
④手术治疗:并发癌变,肠穿孔,脓肿与瘘管形成,顽固性全结肠炎或中毒性结肠张,内科治疗无效者,可以采取手术治疗,一般采用回肠造瘘术或全结肠切除术。
(二)预后
国外资料指出,大多数(约80%)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病程经过呈反复间断性发作,缓解时间差异很大,从数周到数年不等,有10%~15%患者的病程可呈慢性持续性经过,而其余少部分患者则呈严重发作型表现,并需进行紧急结肠切除术治疗,极少数患者仅呈一次发作的病程,根据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一项研究指出,18岁以上成人患者中,约有1%患者发病后不再复发,根据作者统计,在10218例中国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初发型占34.8%,慢性反复发作型占52.6%,慢性持续型占10.7%,急性暴发型占1.9%,上述资料说明,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溃疡性结肠炎主要以慢性反复发作型为主,因此,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以不断复发,缓解为特点的疾病,其特征是结肠直肠黏膜的急性非感染性炎症,直肠黏膜始终受累,融合性炎症和浅溃疡由肛门边缘向近端扩展,患者可以是直肠炎,左半结肠炎(近端界限在脾曲以下),广泛性结肠炎(包括横结肠)或全结肠炎。
在整个病程的任一时间点,50%的患者没有症状,30%有轻度症状,20%有中重度症状,许多患者可以长期完全缓解,但累计保持两年不复发的可能性只有20%,10年不复发的不到5%,复发部位一般仍在以前的结肠病变区域。
本病可多次缓解和复发,但因多数病例属于轻型,经内科治疗可长期缓解,恢复工作,暴发型,有并发症或年龄超过60岁者,预后差。
如果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就能做出明确的诊断,并予积极治疗,老年溃疡性结肠炎预后比较乐观,事实上,严重发作的溃疡性结肠炎,对任何年龄的患者来说都是比较危险的,一组对269例患者(20%的患者年龄是60岁或大于60岁)的研究表明,随访10年,发现28%需进行手术治疗,28%的患者病变明确位于直肠,22%有广泛的结肠病变,在有结肠广泛病变的患者中(10年或更长时间),发现结肠直肠癌的危险性增高,随后每隔10年,本病癌症发生的危险性递增大约20%,在一个3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结肠直肠癌研究中表明,癌症的5年生存率33.5%,诊断癌症的中位年龄为45~49岁,由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始终是在有规律的观察随访之下的,故其恶性病变的早期诊断可能较一般人群要更早一些,预后相对较好。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提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