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 外科 > 普外科 > 脾脏转移性肿瘤 > 检查

脾脏转移性肿瘤检查

1.CT及MRI表现

脾脏转移性肿瘤CT示脾脏正常大小或轻至中度增大,脾脏内有低密度,轮廓清或不清的占位病灶,其大小和数量不等,平扫时CT值平均为25Hu,也可呈囊性改变,少数转移灶呈等密度,平扫不能发现,而增强后表现为较正常脾实质密度略低的病灶,目前已有报道运用腹腔动脉内缓慢注入造影剂后于门静脉期做CT扫描,显示肝脏或脾脏内有无转移,其显示率较静脉内直接增强为高,能发现直径5~10mm大小的病灶,脾脏转移性肿瘤的病人大多伴有肝脏的转移,故在检查时应同时注意肝脏改变。

脾转移性肿瘤在T1加权图像上呈不规则低信号区,可单发和多发,边缘清楚,T2加权图像上信号强度增高,其中有部分病例由于中心坏死含水量增加出现中心性高信号,在T2加权图像上,由于肿瘤周围水肿也可在瘤周出现高信号,而在T1加权图像上水肿和坏死区可在低信号中出现更低信号区,如在转移瘤中出现出血,则又可呈高信号,脾脏很少单独发生转移,往往是同时累及肝脏和淋巴结。

2.影像学检查方法和比较

超声方法简便,但机器设备和操作者的经验可影响病灶的显示,一般直径10mm以上的病灶是可以发现的,区别病灶为实质性还是囊性是敏感的,此外超声还能检查腹部其他脏器有无累及,如肾上腺,肾脏,盆腔等,放射性核素仅能显示直径大于20mm的占位病灶,且形态显示较差,定性较难,MRI对脾脏内占位病灶的显示决定于脾脏和病灶的信号强度,以及是否为弥漫性,如果病灶内有液化坏死,则水分增加,T2延长,在T2加权图像上产生高信号,而在T1加权图像上有时很难发现,顺磁造影剂的应用可以缩短T1使病灶易于显示,影像检查方法的选择依次为超声,CT,MRI和放射性核素,上述方法的结合使用可相互弥补,提高检出率。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提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 应瑞林

    应瑞林

    主任医师擅长:脑外普外及乳腺外科疾病的诊治;颅脑外伤及
  • 朱启忠

    朱启忠

    主任医师擅长:肝胆外科疾病及烧伤整形的治疗
  • 刘维藩

    刘维藩

    主任医师擅长:
  • 吴新民

    吴新民

    主任医师擅长:肝、胆、胰、甲状腺外科、普外科疑难危重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