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缺乏确切的病因,是造成认识IBD发病机制上的差距,目前一致认为两病的发病涉及免疫异常,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变态反应及遗传因素有关,感染,神经精神因素等在发病中的地位尚难肯定。
(二)发病机制
公认的观点是IBD存在着“免疫负调节(down regulation)”障碍,通过影响胃肠道区分外来的和自身抗原的能力,和(或)影响胃肠道黏膜免疫反应障碍致病,研究证实,病人血清中存在抗结肠抗体,对自体和同种结肠上皮细胞出现反应,约半数患者血清中存在着抗大肠抗体或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当患者耐受性降低时,引起结肠黏膜损害,病人循环的淋巴细胞对自体或同种胎儿结肠上皮有细胞毒作用,激活K细胞释放淋巴因子,起到杀伤作用,两病多有肠外损害,如关节炎,葡萄膜炎,用糖皮质激素可缓解病情,这些都说明IBD的发生可和自身免疫反应有关。
在IBD活动期,病变肠黏膜组织中嗜酸性细胞增多,肥大细胞颗粒及组胺升高,同时激活内皮细胞的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发生微循环改变,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肠壁充血水肿,平滑肌痉挛,黏膜发生糜烂与溃疡等而发病。
IBD的临床表现与病理变化和肠感染性疾病相似,但至今仍未找出致病的病原体,有人提出神经精神因素是IBD的病因或诱发因素,但临床资料说明IBD有精神异常或创伤史者,并不比一般人群多见。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提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