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科室:性病科 传染病科 皮肤性病科 感染中心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1-3个月
治愈率:30%
常用药品:罗红霉素分散片 红霉素肠溶胶囊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0——50000元)
(一)治疗
1.驱梅治疗:青霉素对梅毒螺旋体有杀灭作用,是最有效的抗生素。常用苄星青霉素G(benzathinepenicillin)240万U肌内注射,每周1次,共3周。应检查脑脊液以了解有无神经血管梅毒,如检查阳性,应给予更大剂量作更长程治疗。驱梅治疗过程中少数患者会出现赫氏反应(Herxheimer’s reaction),表现为发热甚至寒战,是螺旋体大量杀灭后引起的全身反应,也是治疗有效的表现。个别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发生冠状动脉口组织肿胀,引起冠状动脉口狭窄加重,发作心绞痛甚至突然死亡。为防止这些不良反应,在开始治疗的头几天可同时应用泼尼松(prednisone)30~40mg/d,分3~4次口服。对青霉素过敏的病人,可用四环素(tetracycline)口服,4次/d,500mg/次,共用30天。或用红霉素(erythromycin)口服,4次/d,500mg/次,共用30天。四环素及红霉素的驱梅效果较青霉素差。
即使应用大剂量青霉素,能否彻底杀灭梅毒螺旋体仍不清楚。但青霉素治疗可以防止或至少延迟由于持续活动性感染或炎症引起的进一步组织损害。
2.梅毒性心血管病的治疗:梅毒性心血管病诊断确立后,为防止进一步损害,须作驱梅治疗。青霉素为有效的抗生素,可用以下二种方案给药:
①苄星青霉素G(bicillin)240万u肌内注射,每周一次共三周,总量720万u。
②普鲁卡因青霉素G60万u肌内注射,每天一次,共21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头孢噻啶,每天肌内注射0.5~1g,共10天,也可用红霉素口服,每次500mg,每天四次,共30天,但通常认为效果比青霉素差。驱梅治疗过程中,少数患者于治疗开始后一天出现发热、胸痛增剧等症状,此为大量螺旋体杀死后引起的全身反应和局部水肿的结果,个别患者可在治疗中发生冠状动脉口肿胀、狭窄加重,导致突然死亡。为防止此种反应,可在治疗开始数天内同时给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口服强的松每次10mg,每6小时一次。有心力衰竭者须控制心衰后再作驱梅治疗。如有神经梅毒或合并HIV感染可大剂量青霉素G静脉给药。
(1)梅毒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重度梅毒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需考虑作主动脉瓣置换术。手术适应证、方法及危险性与其他原因引起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相同。假如关闭不全时间太长,左室重度扩大,则手术效果受影响。如合并主动脉瘤或冠状动脉口闭塞,手术的危险性增加。
(2)梅毒性主动脉瘤:梅毒性主动脉瘤须用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指征为:
①主动脉瘤产生压迫症状,或迅速膨大,或有破裂的危险。
②主动脉瘤虽无症状,但直径超过7cm。手术方法是切除动脉瘤,用同种动脉或血管代用品移植。最近报道手术死亡率为5%~15%。
(3)梅毒性冠状动脉口闭塞:可作冠状动脉口内膜切除术,于多数病人可使症状缓解。如手术不能使冠状动脉口扩大到满意的程度,则需作冠状动脉旁路手术以改善心肌血供。
(二)预后
单纯性梅毒性主动脉炎预后较好,平均寿命可与常人接近。梅毒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预后较差,平均10年生存率为30%~40%。是否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其严重程度是决定预后的最重要因素。在无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人,5年、10年和15年生存率分别为75%、67%和56%。而一旦出现心力衰竭,5年生存率为15%~20%,10年生存率仅为5%。出现心绞痛对预后的影响次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单纯心绞痛而无心力衰竭,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35%和28%。当病人同时有心力衰竭和心绞痛时,预后较仅有其中一项更差。主动脉瓣置换术能改善病人的预后,但手术的益处比不上其他原因引起的主动脉瓣闭锁不全,原因为左室扩大太严重以及梅毒损害还累及心血管系统的其他部分。
梅毒性主动脉瘤的预后极差,症状出现后平均生存时间为6~9个月,2年死亡率为80%。从出现症状到死亡可短至1周。主动脉瘤破裂和压迫支气管引起的阻塞性肺炎是导致死亡的两个最常见原因。手术治疗可改善病人的预后。
梅毒性心血管病的预后还受其他器官梅毒病变的影响。当病人同时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时预后不良。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提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