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四级预防原则,职业性病伤与一般病因或发病过程不明的疾病不同,欲求预防效益,在干优良的卫生服务,包括:
1、环境监测(environmental monitoring)及健康监(保)护(health surveillance).前者为识别环境中潜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强度(接触量)和接触的机会,并应向职工公布,为改进生产环境提供依据;健康监护着重于早期检测在特定生产环境中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并通过就业前和定期健康检查,发现疾患应告知劳动者本人并及早处理,及时阻断接触.对劳动能力已受到损害者,应作劳动能力鉴定,并按劳动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
2、职业流行病学 明确的职业因素所致疾病,在临床上比较容易识别和诊断.但有些疾病如职业性肿瘤和其他工作有关疾病;或长期接触微量的职业危害因素,疾病与环境因素的因果联系难以确认,需要用职业流行病学方法,对接触人群予以"诊断".
3、为制订有关政策法令提供科学依据,以上两个方面工作除直接服务所必需外,所积累的资料,又可作为制订有关法令提供科学依据.卫生标准和职业病诊断标准是职业卫生法令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卫生部门需要与各有关政府部门如劳动部门、各工业部门、工会等共同协商而贯彻.
4、卫生监督:为了执行卫生政策和法令,国家卫生部设有卫生监督司,以及地方卫生监督部门.在企业的规划设计、施工及验收等方面,贯彻三同时,以执行预防性卫生监督.企业投入生产后,要执行经常性卫生监督.
5、人员培训和健康教育:轮训职业卫生和劳动保护的业务和管理人员.并将防护知识,让直接参与生产者懂得职业危害因素损害健康的致病环节,实行自我保健,也对企业的管理者实行群众性监督.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提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