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 神经科 > 神经内科 > 不随意运动 > 治疗

不随意运动治疗

就诊科室:小儿精神科 儿科学

治疗方式:支持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6-12个月

治愈率:55-75%

常用药品:静灵口服液 多动宁胶囊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一 原则:

1.保持对称性姿势,一切动作从中线位开始,

2控制肌张力的障碍,促通随意收缩,

3提高头及四肢运动的稳定性,减轻不自主运动,

4治疗计划应于患儿的实际水平相一致,

5应有确切能达到的治疗目标,

6治疗与游戏结合,提高患儿自主性,使其能自主的控制动作和姿势。使肌张力趋于正常化,

7治疗中给患儿更多正常动作体验。

二 方法:

1 头部抗重力伸展训练:

头部的控制能力是所有运动的开始,头部抬起并维持在身体中立位上,建立起平衡,并进一步控制了躯干和腰部的伸展。

2 翻身促通训练:

腿部控制式翻身

手臂控制式翻身

3 坐位保持训练:

将患儿两脚并拢弯曲,并用手抓住其肩膀,向前内方旋转,让他用双手撑在两旁支持自己。

4 爬行训练:

是立位的基础,尤其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通过爬行可以提高患儿四肢的控制能力及协调性。爬行训练可分为四个阶段:

手膝位保持训练。

中心转移模拟爬行训练:左右手交替抬起,协调后再进行双下肢交替爬行。

辅助爬行:双手控制患儿踝关节,并用口令‘左右’引导下向前推进。

独自爬行:由不协调动作向协调爬行发展。

5.双上肢运动功能训练:

双肩关节控制训练;

双上肢肩、肘、腕控制训练;

双手中线位对称姿势促通训练;

双手正确姿势下粗大抓握能力训练;

双手精细动作训练。

6.非对称性颈反射抑制:

a.治疗垫上的“球型姿势”的保持训练。

b.矫正椅的抑制训练。

c.对称姿势的促通训练。

7.日常生活动作训练

(1)进食动作训练原则:

a.稳定:保持头和躯干的稳定,让孩子感到安全和放松,不紧张。

b.对称和垂直:保持全身对称性及躯干与地面的垂直且头在正中线位。

c.颈部挺直、下颌内收:最大程度保护气管,防止食物误吸。

d.舒服放松的进食姿势

(2)更衣动作训练:

脑瘫患儿进行更衣动作训练前,应先提高患儿的坐位、立位的平衡能力及手的抓握能力。对于语言理解及认知障碍的患儿,必须配合语言及认知训练,或对衣服进行相应的改造

( 3)饮水动作训练:

很多脑瘫患儿,因为嘴部控制困难、吞咽困难,在饮水过程中常常被呛住,或者水从嘴边流出,因此在患儿刚刚开始练习饮水时,应先选择较稠的液体,比如酸奶米糊等这种厚重的液体,流动较慢,可持续刺激口腔,令患儿出现上下唇动作和吞咽动作。等患儿饮水能力提高后,再逐渐减轻液体浓度,直到可以喝水。

(4)书写训练

选择相应的笔:适合手指抓握加粗的笔。

有合适的桌椅:患儿保持一个稳定坐姿,双脚平放地面,躯干伸展稍前倾,桌子高度合适。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提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 胡文彬

    胡文彬

    主任医师擅长:肝豆状核变性、帕金森病等运动障碍性疾病,重
  • 王学峰

    王学峰

    主任医师擅长:癫痫,小儿癫痫,脑梗塞,失眠,共济失调
  • 周冀英

    周冀英

    主任医师擅长:头晕,头痛,植物神经紊乱,脑血管病,焦虑症
  • 李光勤

    李光勤

    主任医师擅长:头晕,脑血管病,神经官能症,格林巴利综合征,蛛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