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 神经科 > 神经内科 > 出血性脑梗死 > 症状

出血性脑梗死症状

1.一般表现 发病年龄以老年患者多见,先有脑梗死,脑梗死多在安静状态下发病,脑梗死的症状可有意识障碍,不完全或完全性失语,头痛,眩晕,呕吐,偏盲,偏瘫,偏身感觉障碍,运动性共济失调,大小便失禁等神经系统症状,刘正松等观察21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发现从脑梗死发病至发现出血性脑梗死时间为:2~7天5例,8~14天12例,15天以上4例,一般发生出血性脑梗死时原有症状加重,其中意识障碍加重6例,偏瘫,偏盲,眩晕,呕吐或共济失调加剧者12例,头痛加剧,出现局限性抽搐者3例。

2.根据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生时间分两型

(1)早发型:即脑梗死后3天内发生的出血性脑梗死,根据文献报道脑梗死后早期发生出血性脑梗死常与栓子迁移有关,临床上常有神经系统症状突然加重,持续不缓解,甚至出现意识障碍,瞳孔改变,消化道出血,中枢性高热等危险症状,脑CT扫描显示:在原有低密度梗死灶内出现有点状,斑片状,环状,条索状混杂密度影或团块状的高密度影,出血量大时,在低密度区内有高密度血肿图像,且常有占位效应,病灶周围呈明显水肿,此时若无出血前的CT对比,有时很难与原发性脑出血鉴别,出血量大者预后差,病死率高。

(2)晚发型:在脑梗死8天后发生出血性脑梗死,晚发型的发生常与梗死区侧支循环的建立有关,此种类型的临床神经系统症状加重不明显,患者一般没有任何感觉,甚至病情逐渐有好转,脑CT扫描显示:多在原有低密度梗死灶内出现有点状,斑片状,环状,条索状混杂密度影或团块状的高密度影,此型多预后好,在临床上易被临床医师忽视。

3.根据临床症状演变分3型

(1)轻型:出血性脑梗死发生时间晚,多在原来脑梗死7~8天后发生,部分患者在神经系统症状明显好转时发生,发生出血后原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不加重,预后同原来的脑梗死。

(2)中型:出血性脑梗死发病时间在脑梗死后4~7天,发生出血性脑梗死后原有的脑梗死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不缓解或在原来的基础上病情加重,可表现为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肢体瘫痪加重,一般无意识障碍,预后较好。

(3)重型:出血性脑梗死发生在脑梗死3天内,表现原有脑梗死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突然明显加重,有意识障碍,瞳孔改变,消化道出血,中枢性高热等危险症状,重者可因脑疝死亡。

脑梗死患者在病情稳定或好转中,突然出现新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要考虑到有出血性脑梗死可能,对于出血性脑梗死有诊断价值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阳性等,所以在脑梗死患者病情恢复期及病情有突然改变时,应做脑CT扫描以明确诊断。

4.原发病的表现 有心脏疾病者占绝大多数,如冠心病房颤,风心病房颤,冠心病频发性早搏,心肌梗死,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临床表现。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提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 胡文彬

    胡文彬

    主任医师擅长:肝豆状核变性、帕金森病等运动障碍性疾病,重
  • 王学峰

    王学峰

    主任医师擅长:癫痫,小儿癫痫,脑梗塞,失眠,共济失调
  • 周冀英

    周冀英

    主任医师擅长:头晕,头痛,植物神经紊乱,脑血管病,焦虑症
  • 李光勤

    李光勤

    主任医师擅长:头晕,脑血管病,神经官能症,格林巴利综合征,蛛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