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肠炎病因
(一)发病原因
引起真菌性肠炎的病原主要是念珠菌,其次是曲菌,毛霉菌,组织胞浆菌,副球孢子菌和地丝菌等,偶见球孢子菌,马尔尼菲青真菌和新型隐球菌。
念珠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也是人体正常菌群之一,为条件致病性真菌中的主要一属,共有150余种,其中以白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最常见,且致病性较强,念珠菌为双相型真菌,酵母体呈卵圆形或圆形,带有单个芽生孢子,直径2.5~5µm,可相互连接形成假菌丝,菌丝体长为5~10µm,可见成串的孢子,在培养基上24h可形成较大的顶端厚壁孢子,而在含血清沙保培养基上37℃ 1~3h可见芽管形成,念珠菌胞壁上所含甘露糖蛋白是血清学诊断的靶抗原。
曲菌属于子囊菌亚门,有性孢子为子囊孢子,无性孢子为分生孢子,但有些种单营无性生殖,曲菌共有132个种和18个亚种,致病菌主要是烟曲菌,黄曲菌,黑曲菌等10种,病灶中的曲菌孢子大小约3~4µm,形状不整,密集成群,曲菌菌丝长短不一,多呈杆状,有分隔,直径较孢子稍大,菌丝呈锐角分支,并有多根菌丝朝同一方向反复分支的倾向,排列呈放射状或珊瑚状。
毛霉菌属于接合菌亚门,有性孢子为接合孢子,无性孢子为孢子囊孢子,菌丝不分隔,较粗大,壁厚具有折光性,约为曲菌菌丝的2~3倍,呈直角分支,可见膨大细胞及弯曲菌丝;孢子囊柄直接由菌丝长出,致病菌以毛霉科中的根霉属,毛霉属,犁头霉属等3类最为常见,特别是根霉属中的少根根霉和米根霉,常侵犯胃肠道。
组织胞浆菌有荚膜组织胞浆菌和非洲组织胞浆菌之分,属不全菌亚门,为双相型真菌,在组织内和37℃培养基中呈酵母型,直径2~4µm;在室温下生长缓慢,为白色菌丝集落,有典型的齿轮状大分生孢子,菌丝分隔,传染性很强。
副球孢子菌亦为双相型,在自然环境中或在25℃沙保培养基上呈菌丝相生长,菌落小,镜下可见宽1~2µm有分隔的分支菌丝,在菌丝两侧有圆形或卵圆形,约3~6µm大小的侧生小分生孢子,在组织内或在37℃血琼脂上呈酵母相生长,形成大的卵圆形或球形酵母体,直径10~60µm,周围环绕多个芽生孢子,小者1~2µm,大者10~30µm。
地丝菌为酵母样真菌,属于不全菌亚门,丛梗孢科,地霉属,粪等标本直接涂片经10%氢氧化钾溶液处理后,镜下可见细的分隔菌丝,以及长方形关节孢子,约4μm×8µm大小,革兰染色阳性,两个关节孢子之间无间隙,有时关节孢子一角有芽管生出,偶见圆形孢子,胞壁增厚。
真菌性肠炎的发病诱因包括:
1.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引起肠道菌群失调。
2.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药,肿瘤化疗或放疗等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受损。
3.存在某些基础疾病如慢性肝病,糖尿病,AIDS等。
4.肠道营养不良和手术创伤。
(二)发病机制
真菌感染的发病机制较复杂,尚未完全清楚,感染的发生是病原菌与人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1.机体方面 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受损,吞噬细胞的数量减少,趋化性丧失,杀菌力下降等,是真菌性肠炎发病的主要因素,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的一个特点,就是常发生在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这些患者的共同之处就是免疫功能低下。
2.菌体方面 如白念珠菌细胞壁含甘露糖,能加强其黏附力,且白念珠菌在组织内常呈菌丝体,与酵母体相比,不易被巨噬细胞吞噬,又如荚膜组织胞浆菌被巨噬细胞吞噬后,不易被杀死,可在巨噬细胞内繁殖,导致感染播散,而曲菌内毒素和溶蛋白酶(类胰蛋白酶)则可导致感染灶周围组织坏死,此外,一次摄入的真菌数量亦可成为感染发生的决定因素,如Krause曾给健康人口服1012CFU(菌落形成单位)的白念珠菌,数小时后发生肠道感染,随后出现念珠菌菌血症。
3.医源性因素 如应用广谱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失调,条件致病性真菌过度生长,或肠道手术增加了感染机会。
真菌性肠炎之病理变化,主要见于真菌侵袭肠壁各层,毛霉菌,曲菌和少数由白色念珠菌所致的肠炎,而且还可侵犯浆膜下层及肠系膜的小动脉和小静脉,破坏管壁引起真菌性脉管炎和真菌性血栓的形成,这些病变在毛霉菌感染时尤为突出,本病有时还可由两种真菌混合感染,如白色念珠菌合并毛霉菌,或白色念珠菌合并曲菌感染,因此病理检查时,最好同时结合真菌培养,对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有利于诊断,而真菌感染所引起的肉芽肿和纤维性病灶,在真菌性肠炎中则少见,显微镜下所见:肠黏膜有局灶性坏死及溃疡形成,溃疡有的表浅,有的深达黏膜下层,有的表面有假膜形成,假膜有大量的真菌,纤维蛋白,坏死组织及少量炎性细胞组成,肠壁各层,尤其是黏膜下层呈充血,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炎性细胞多少不一,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并有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有时可见到脓肿。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提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