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症状
腹痛 高热 腹泻 寒战 肥达反应阳性
副伤寒甲,乙的症状与伤寒极相类似,但副伤寒丙的症状颇有不同,潜伏期较伤寒短,一般为8~10天,有时仅为3~6天。
1.副伤寒甲,乙 起病缓慢,但骤起者亦不少见,开始时可先有急性胃肠炎症状如腹痛,呕吐,腹泻等,约2~3天后症状减轻,继而体温升高,伤寒样症状出现,亦有胃肠炎症状显著,并且持续较久者,以副伤寒乙多见,曾被称为“胃肠炎型副伤寒”,发热常于3~4天内达高峰,波动较大,稽留热型少见,热程较短(副伤寒甲平均3周,副伤寒乙2周),毒血症状较轻,但肠道症状则较显著,可出现相对缓脉与肝,脾肿大,与伤寒相同,皮疹常较早出现,可遍布全身且较伤寒皮疹稍大而色较深(副伤寒甲),但有时呈丘疹状(副伤寒乙),复发与再燃在副伤寒甲,乙均较常见,尤以副伤寒甲为多,肠出血,肠穿孔均较少见,病死率较低。
2.副伤寒丙 临床症状复杂,常见有以下3种类型。
(1)伤寒型:症状与副伤寒甲,乙大致相似,发病急,体温迅速升高,热型不规则,多伴有寒战,头痛,全身酸痛等,儿童患者可伴有惊厥与烦躁不安,重者可出现谵妄或昏迷,病程中常有肝,脾肿大,易出现黄疸及肝功能异常,热程约1~2周,以后热渐退,病情趋向好转。
(2)急性胃肠炎型:多因进食此菌污染的食物所引起;以胃肠炎症状为主,病程短,约2~5天内恢复。
(3)脓毒血症型:常见于体弱儿童和慢性消耗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脓毒血症症状,发病急,寒战,高热,不规则,弛张或间歇热型,热程1~3周不等,如有化脓性并发症,病程更长,常有皮疹,肝,脾肿大,并可出现黄疸,半数以上患者在病程中可出现下述迁延性化脓性并发症:①常在肋软骨,肋骨,锁骨以及膝,踝,足,指,腰椎,骶骨等关节发生病变,继而出现局限性脓肿,脓肿仅呈轻度红肿,于数周内穿破形成窦道,或波及邻近骨质导致骨髓炎,也有持续数月而不破者,故外表极似结核性感染,但抽取脓液培养可发现副伤寒丙杆菌,②肺部感染及肺部化脓病灶,多数患者伴有支气管炎,肺炎,胸膜渗液,脓胸等,有时痰液培养可检出此菌,③化脓性脑膜炎,心内膜炎,心包炎,肾盂肾炎等亦偶有发生,此类并发症需较长时间治疗。
3.副伤寒的复发与再燃相当常见 尤以副伤寒甲为多。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提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