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理治疗:
帮助病人正确认识疾病,解释本病完全可以治愈而不留下任何残疾,并应做好病人家属、同事等人的工作,避免周围人造成的紧张及过分关心等不良气氛所造成的影响。
①暗示疗法,可觉醒暗示或催眠暗示。主要通过语言暗示或配合适当的理疗、针刺或按摩,以取得疗效。
②心理疗法:解释性心理疗法或分析性心理疗法,目的在于:引导病人正确认识和对待致病的精神因素,克服个性缺陷,认识无意识动机对健康的影响并加以消除。
③行为疗法,对患者进行功能训练,适用于暗示治疗无效肢体或言语有障碍病例。
二、药物治疗:
对癔症性朦胧状态,精神病状态或痉挛发作,很难接受正规精神治疗时,可采用盐酸氯丙嗪25~50mg IM;或安定10~20mg IV,促使患者入睡。急性期后,精神症状仍然明显者,可采用盐酸氯丙嗪口服25~50mg 1~3次/d。头痛、失眠等可给予阿普唑仑0.4mg 3次/d。
癔症中医治疗方法(仅供参考,详细请询问医生)
中药治疗:
(1)气阴两虚型
主证:精神恍惚,心神不宁,悲忧喜笑无常,昼日时时欠伸,入夜兴奋不寐,或手舞足蹈,或肢体震颤,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无力。
辨证分析:本证多由情志长期处于压抑状态,积怒难发或忧思抑郁不解,暗耗心之气阴致。对见于女性。心气虚,心阴不足,心失所养,故精神恍惚,心神不宁,苦笑无常。入夜心阴当足不足,阴虚火旺,扰乱心神,故兴奋失眠。阴血不足,虚风内生,则手舞足蹈。肢体震颤。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质红少苔,脉息细数无力均为心气心阴两虚之象。以精神恍惚,苦笑无常,时时欠伸,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无力为辨证要点。
(2)痰气交阻
主证:精神萎靡,情志抑郁,表情淡漠,胸闷纳呆,太息频作,嗳气呕恶,咽中梗阻,如偶物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舌苔白腻,脉弦滑。
辨证分析:本证是由于长期情志不好,肝气郁结,柑郁犯脾,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气交阻所致。包括癔病性痴呆及癔病球。主要病机为肝郁犯脾,表情淡漠。痰气交阻,上蒙心神。心神被梦则精神抑郁,表情淡漠。痰气交阻于咽喉之间,故见咽中梗阻,如有物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肝气郁滞,气机不畅,胸阳受阻则胸闷喜太息。脾虚不运,胃失和降,故纳呆,嗳气呕恶。苔白腻,脉弦滑均为肝郁脾虚,痰气交阻之象。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咽中如有物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苔白腻,脉弦滑为辨证要点。
(3)痰热互结
主证:急躁易怒,咳痰黄稠,渴不欲饮,尿赤便秘,头痛面赤,自觉少腹有一股气上冲胸咽,烦闷欲死,昏仆倒地,肢体拘紧痉挛,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辨证分析:本证因惊恐忧思,肝气郁结,郁久化火生热,肝郁横逆脾土,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热互结,气机逆乱所致。肝郁化火则急躁易怒,口苦,头痛,面赤,尿赤便秘。肝气上逆,随冲脉及厥阴肝脉上冲,则自觉从少腹有一股气上冲胸咽,发闷欲死,昏仆倒地。火热生风,则肢体拘紧痉挛。咳痰黄稠,渴不欲饮,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均为痰热互结之象,本证以自觉气从少腹冲上咽,肢体拘紧痉挛,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
(4)寒气上逆
主证:形寒胶冷,精神萎靡,少气无力,气从少腹上冲心胸,发作欲死,舌淡苔白,脉沉细。
辨证分析:本证因于素体阳虚,或久病致心肾阳虚,再加上长期,过度惊恐,引动下焦水寒之气上冲心胸所致。属癔病球范畴。心阳不足,下焦水寒,复因惊恐引动下焦水寒之气随上冲心胸,故见气从少腹上冲心,发作欲死,形寒肢冷,精神萎靡,少气无力,舌淡苔白,脉沉细均为心阳不足之证。以形寒胶冷,精神萎靡,气从少腹上冲心,舌淡苔白,脉沉细为辨证要点。
(5)肝气郁结
主证;精神抑郁,多疑善滤,胸闷协痛,喜太息,脘腹胀闷,纳呆食少,或突然倒地,四肢逆冷,肢体呈痉挛性拘急僵直,双目紧闭,移时恢复。妇女多伴乳房胀痛,月经不调或痛经,舌淡苔白,脉弦。
辨证分析:本证由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机逆乱所致。多见于女子,包括癔病性昏厥,暴瘫等。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故精神抑郁,多疑善滤。肝气郁结,气机不舒,经脉痹阻,故胸闷胁痛,喜太息,脘胀腹痛,乳房胀痛。肝气郁久,上逆冲心,则突然昏厥,气机内阻,阳气不达四末,则四肢逆冷。肝郁犯脾, 运化失职,则的纳呆食少,气滞导致血淤,经脉不通,故月经不调或痛经。舌淡苔白,脉弦均为肝气郁结之象。以精神抑郁,多疑善滤,胸闷太息,暴厥暴瘫为辨证要点。
(6)痰淤阻窍
主证:精神恍惚,悲忧善哭,或突然失明,痰淤阻窍所致,或失音不语、或突然耳聋,或突然肢体瘫痪,舌质紫暗或有淤斑,淤点,脉弦涩。
辨证分析:本证因情志不舒,气滞痰凝,阻歇血脉,痰淤阻窍所致。包括癔病性失明、失音、失听、暴瘫等。主要病机为痰淤互结,蒙蔽心窍,神明失灵所导致。痰湿闭阻清窍,五脏六腑之精气不能上注于清窍,失其司职,故精神恍惚,悲忧善哭,突然失明、或失音、或失聪。痰淤闭阻经络,气血流通不畅,肢体静脉失养,则突然瘫痪,舌紫暗或有淤斑,淤点,脉弦涩均为淤血内阻之象。以精神恍惚,暴盲,暴哑,暴聋,暴瘫,舌质紫暗,脉弦涩为辨证要点。
中药药方:
1、对精神症状明显的患者,以安神养心为主,力用甘麦大枣汤加味。其中炙甘草15克、浮小麦30克、大枣30克、牡蛎30克、酸枣仁20克、合欢皮10克、丹参15克、磁石30克。
2、对有咽部阻塞感的头痛患者,可用四七汤加减。其中半夏9克、厚朴9克、苏叶6克、茯苓12克、川芎12克、礞石20克、瓜蒌皮12克、生姜3片。
3、对癔病性感觉障碍及癔病性瘫痪的患者,以益气活血通络为主,可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其中黄芪30克、地黄15克、地龙12克、川芎12克、赤芍12克、白芍12克、丹参20克、牛膝9克、甘草10克。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提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