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血常规:由于部分病例可出现贫血,有的病例以急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为主要症状,会出现白细胞的变化,对于围手术期的处理以及制定治疗方案可提供有意义的信息。
b.尿常规和尿三胆实验:尿糖的情况可初筛糖尿病,尿胆红素阳性,尿胆原阴性强烈提示梗阻性黄疸。
c.粪便中出现未消化的肌肉纤维和脂肪滴说明胰腺外分泌功能受到损害,潜血阳性与壶腹部病变有鉴别诊断意义或肿瘤侵及十二指肠及十二指肠乳头。
d.血清生化检查:胆道出现梗阻时,常出现血清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KP)、γ-谷氨酰转移酶(GGT)及乳酸脱氢酶(LDH)升高,血清胆红素进行性升高,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胰酶包括淀粉酶、脂肪酶、弹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等。20%~30%的胰腺癌可见胰酶的升高,认为是胰腺癌引起的胰管狭窄而产生的伴随性胰腺炎。胰酶检查对胰腺疾病的诊断起着重要作用,但对胰腺癌缺乏特异性。长期黄疸患者会出现肾功能损害的生化改变。患者可出现血糖升高及糖耐量异常。
e.胰腺外分泌功能检查:约80%胰腺癌患者可出现外分泌功能低下。
f.肿瘤标记物检查:迄今为止尚未找到一种对胰腺癌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十分满意的血清标记物。目前检测单一肿瘤标记物对胰腺癌诊断的准确性不是很高,临床上多采取联合检测的方法来提高敏感性,能提高对胰腺癌的诊断率。
g.CA19-9 水平>100U/ml 诊断胰腺癌的准确性约90%。CA19-9同样用来预测预后及治疗过程监测。
注:CA19-9通常表达于胰腺和肝胆管疾病以及其他许多恶性肿瘤,它不是胰腺癌的特异性标记物。但CA19-9的上升水平对于胰腺癌鉴别于胰腺炎性疾病很有帮助,CA19-9水平的连续下降与手术或化疗后的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期有关。值得提出的是梗阻性黄疸时,CA199值会明显升高,导致假阳性结果,因此,需要减黄后再复查CA199值,如果仍有升高,具有一定意义。
h.其他胰腺癌肿瘤标记物包括:CA242、CEA、CA50、CA125、Span-1、Dupan-2、PGGT、POA、黏蛋白(mucins,MUC)、胰癌胚抗原、胰岛淀粉样肽等。
(2). 影像学检查:
a.腹部彩超检查:胰腺癌初步筛查的首选检查,具有无创,操作简单,价格便宜的优点,但早期病灶检出率受操作医生经验影响较大。
b.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检查:胰头癌手术前诊断和分期的常规和首选检查,对胰腺癌的确诊率可达90%以上,配合多期扫描,三维血管成像,血管灌注显像技术,可以详细评估肿块大小、部位,局部淋巴结浸润,周围血管侵犯,远处脏器转移情况,还可鉴别胰腺炎性肿块和其它胰腺良性病变。CT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可以取得肿瘤的病理学证据。随着多排螺旋CT的普及,CT作为胰头癌术前可切除性评估的首选方法,根据肿瘤与门静脉及肠系膜上血管之间关系,判断肿瘤切除的可能性,避免不必要的剖腹探查,开关手术。
c.ERCP :通常重度狭窄和近端胰管显著扩张提示为恶性病变。当无法手术或需要推迟手术的情况下,可以行ERCP下支架植入减轻胆道梗阻。ERCP过程中可以进行胰管的刷洗或活检,通过找到肿瘤细胞诊断胰腺癌。内镜超声检查:可用于胰腺癌的分期和诊断。可以评估壶腹部周围肿块,区分侵润性与非侵润性病变。特别在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断中有很好的作用。
d.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可以取得肿瘤的病理学证据,与经皮穿刺相比可以减少腹膜种植的风险,所以病变可以切除时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优于CT引导穿刺。同时在内镜超声辅助下也可以进行一些治疗措施(如腹腔神经丛阻滞、腹水清除等)。
e.MRI检查:利用T2序列水成像的特点进行的MRCP检查可以清晰的显示胰管和肝内外胆管的情况,可用于无法耐受有创检查或有碘过敏无法接受CT增强扫描的患者。
f.PTCD:应用于高胆红素血症、胆道感染以及需延期外科手术的病人行外引流减黄时使用。
g.胰管镜:能够对胰管进行直接的观察,还可以收集胰液做细胞学检查,可以确诊早期胰腺癌。
h.腹腔镜检查:可以发现CT检查遗漏的腹膜种植与散在的微小肝转移病灶。也可采用腹腔镜进行附加的分期。
i.PET检查:可显示早期的胰腺癌,并可显示肝脏和远处器官的转移,腹部可检测出小至0.5cm的转移淋巴结。
(3). 病理诊断:术前可以进行ERCP胰管细胞刷片或活检;超声内镜(首选)或CT引导下细针经皮穿刺活检;术中细针穿刺活检,或直接切取组织活检。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提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