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 儿科 > 小儿内科 > 小儿常染色体隐性小脑性共济失调 > 病因

小儿常染色体隐性小脑性共济失调病因

(一)发病原因

本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少数为散发,致病基因(FRDA)定位于9q13,FRDA的突变形式,少数为点突变,而98%表现为GAA三核苷酸重复扩展,正常人GAA扩展的数目各民族不同,在7~22或5~10之间,FA病人的GAA扩展数目可达200~900,与正常人的重复数目无重叠,GAA重复次数与起病年龄呈负相关,起病3~20岁者,重复数为800~900;30岁左右起病者,重复数为201~734,伴发糖尿病或肥厚性心肌病者,重复次数较多,近来也报道有例外的情况:有些典型临床症状而无GAA扩展;而有些GAA扩展但无FA的典型临床症状(McCabe等,2000)。

(二)发病机制

基因突变导致基因产物,即线粒体蛋白frataxin的减少,脊髓和心肌是frataxin表达最高的组织;肝,骨骼肌和胰腺的表达中等,在基因突变时,基因表达水平最高的组织最先受累,因而脊髓变性和心肌病是FA最主要的表现,至于组织病变的基本原因还不完全清楚,有认为,frataxin直接影响线粒体的能量代谢和氧化磷酸化作用,也有认为frataxin对线粒体铁的转运有调节功能,认为本病的发生与细胞内铁的分布异常有关,线粒体内有铁沉积,从而诱导氧自由基产生而导致细胞损伤,也有人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肌醇磷脂代谢异常有关,影响神经冲动的突触传导。

本病的病变广泛,最突出的病理见于脊髓,脊髓后柱,脊髓小脑束,锥体束,后根均可见髓鞘脱失和轴突变性,脊髓腰骶部受累最重,小脑皮质有变性,齿状核,下橄榄核,前庭核,脑桥核也有不同程度变性,有报道大脑皮质运动区有轻微神经元改变,心肌病是本病的特征之一,常是进行性的心肌肥厚,慢性间质性纤维变性和炎性浸润。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提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 王建怡

    王建怡

    主任医师擅长:头痛,小儿腹泻
  • 崔玉霞

    崔玉霞

    主任医师擅长:小儿哮喘
  • 付晓玲

    付晓玲

    主任医师擅长:矮小症
  • 况莉

    况莉

    主任医师擅长:妊娠合并症,产前检查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